“泰山答卷”徐徐展开 打造幸福宜居江北新主城
2022/10/14
繁荣聚集的城市商圈,完善丰富的民生保障,水清岸绿的生态环境,智慧贴心的治理体系,在古城南京、扬子江北岸,一座幸福宜居的现代化新主城正蓄势崛起。
购物消费方便、教育医疗健全、城市环境美观、公共服务优质,生活在这样幸福宜居之城,是每一位居民百姓的所想所盼。在一点一滴看得见、触得及的变化中,一幅努力书写的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的“泰山答卷”已然徐徐展开。 全媒体记者 刘瑞 通讯员 薛鹏
新型产业带快速崛起
看发展破局之路
作为新区“桥头堡”的泰山街道,化变量为增量,连续6年实现GDP、服务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大指标“过百亿”。
一道长江天堑,曾经阻隔江南江北共同前进的步伐。随着南京市跨江发展战略实施,江北“破茧”突变。2012年,“以江为轴、跨江发展”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已经初步成形。跨江发展最前沿的泰山街道,深挖“跨江发展”红利,持续在产业转型上探索,现代城市新型产业迅速崛起。定位新市区,房地产业加速构建“新发展模式”。以点扩面,房地产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商圈进一步发展。泰山街道围绕弘阳广场、澳林广场、印象汇、明发外滩广场、苏宁环球天润广场和金盛国际家居等六大功能区和永辉超市、苏果超市、沃尔玛、大洋百货等大型商超为标识为核心的格局逐渐已经形成。短短三年间,泰山街道第三产业增幅持续领先,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成功迈入百亿大关。
2015年,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获批成立。地处新区核心区域的泰山街道,率先抢抓重大区域整合机遇,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政策红利。近年来,泰山街道不断创新转型,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街道的产业发展正由过去仅靠房地产业支撑的模式逐步向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型转变,形成了以商贸服务业、汽车贸易产业、“互联网+”产业和研发型服务业四大行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街道顺应市、区提出的“人才引领、园区先行”的要求,与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合作,建成2.7万平方米的泰山科技创新园,打造了江北第一家汽车产业园,年销售额突破35亿元。沿着浦珠北路往澳林广场方向,沃尔沃、雷克萨斯、林肯、奔驰、宝马、奥迪等品牌汽车4S店一字排开,展示出“江北汽车第一街”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从长江大桥北下桥口一路前行,沿着大桥北路往泰山新村方向,万象汇、金盛国际家居、弘阳广场、印象汇等商业综合体人气兴旺,每到周末不少餐饮品牌更是“一位难求”。夜幕降临,弘阳广场“双街”上熙熙攘攘,万象汇屋顶花园里“打卡”夜色桥景的人们络绎不绝,繁华的商圈经济带来的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与生机。
优质资源在身边 上学看病“泰”方便
“崭新的幼儿园,家里小孩在里面就读,我很放心。”9月初,花旗社区林庄组居民周女士的女儿幸运地成为了北站幼儿园的一员。
这所设施完善、面貌一新的公办幼儿园,此前是原花旗社区办公楼,为有效解决花旗社区公办幼教资源相对不足的短板,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改造,这里完成了“华丽转身”,有效解决了近400名幼儿的就近入园问题,而这仅仅是泰山街道满足居民“学有所教”的冰山一角。
近年来,街道持续发力满足居民百姓对享受优质公办教育的需求,通过新建公办园,将民办园改为惠民园,坚决取缔无证幼儿园,现已在全街范围内建成34所公办及民办惠民园(含5所新区教办园),同时在新区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对接优质教育资源,为南京一中、育英二外等名校“牵手”辖区中小学创造条件,南京一中泰山分校、江北新区实验初级中学的落户,推动辖区中小学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持续提升,群众期盼的“学有所教”就在身边。
同时,街道不断补齐医疗服务短板,推动优质医疗服务延伸触角,打通医疗惠民“最后一米”,引进普斯康健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室,建成“三医联动”的“15分钟医保服务圈”,对接南医大四附院、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资源,将家庭医生工作室、互联网医院和自助药房“搬”到街道为民服务中心,让居民百姓不必跑远路,在“家门口”便能享受VIP的自助式、全天候医疗服务。
见缝补绿 精细谋划绿色答卷惠民利民
自然生态的绿色画卷已然浓墨重彩,居民家门口的“绿色考卷”正在精心筹划,细心作答。见缝补绿、废地利用,合理利用城市的边角地块,改善提升环境,开辟休闲健身活动空间,用精细化管理给居民移步易景的宜居体验,是泰山街道在写出的一道解答题。
“现在只要天气好,我都到双垅河旁新建的健身步道来走走,环境变美了,心情也舒坦。”自从这处“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建成,家住旭日爱上城六区的居民黎女士成了双垅河小游园的常客。
近年来,以河道岸线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口袋公园“微更新”为特色的泰山答卷,让辖区居民推窗见绿、移步易景变得触手可及。朱家山河滨河游园(一期、二期)、小平山小游园、八营山小游园、双垅河小游园、天合源广场……一处处曾经的城市边角之地经过“一键美颜”,种植绿化苗木,设置健身步道、健身器材,让辖区群众在“家门口”休闲健身、推窗见绿的宜居体验触手可及。
口袋公园的探索实践,一方面有效盘活了曾经荒废的边角地块,另一方面也有效提升了街道城市面貌,修复了沿线生态,成为街道近年来环境整治“微手术”的成功案例。
作为城市脉络,道路街巷也是“微更新”的对象之一。今年,泰山街道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先后实施开展宁港巷等辖区10余条道路提标改造工作,打造了丽岛路、丽华路精品特色街巷,实施道路两侧人行道、停车位以及临街楼宇外立面再改造再提升工程,通过硬件设施改造、经营秩序整治和市场化运作管理,有效解决环境脏乱差和市容秩序混乱问题,让这两条曾经“颜值”不高的街巷“华丽转身”,成为便民惠民、具有特色的商业步行街。
此外,街道围绕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的工作目标,持续发力推进扬尘污染防治,加大餐饮油烟整治攻坚力度,强化秸秆禁烧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方位守护属于泰山人的“泰山蓝”。先后实施或配合新区完成朱家山河、五一河、创业河、双垄河、大众河等重点河道环境整治提升,净化水质和美化护坡堤顶,依托“河长制”常态化做好河道巡查,建立辖区24条河道管养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实现水清岸绿的长效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
基层治理“大合唱” 社区网格化“慧治”在路上
在泰山街道天景社区艾菲花园网格红色驿站,党委副书记李明君正召集物业经理、社区民警、网格员、居民代表开展每周一次的“周五说事”红色网格议事会。目前,该议事会已成为社区党建引领下化解民情的一项工作机制。将党组织化小化细,与网格化社会治理紧密结合,泰山街道选择了将基层党组织建在网格上的工作思路,在全街建成141个网格党支部,作为社区党委(党总支)的触角延伸。“网格党支部发挥着汇集各方力量、凝聚工作合力的主心骨作用,通过网格党支部的协调联动,能够有效将小区物业、小区业委会、社区民警、执法队员、共建单位等多方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现在小区居民反映的诉求,我们都是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去解决,办事效率有效提升,50多期的议事会解决了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近200件。”李明君介绍说。
“小区里的这间红色小屋,既是我们居民向社区反映问题的地方,又是平时愿意常来坐坐和玩玩的地方。”迎江雅居住户刘大爷口中的红色小屋,正是遍布全街的76座网格红色驿站之一。
把阵地建在群众“家门口”,有效地缩短了联系服务百姓的距离,方便群众不出小区便能向社区网格员反映诉求,同时为网格员提供临时休息的场所,街道市民诉求处置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网格红色驿站作为街道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阵地,一方面能够为群众帮办代办55项为民服务事项,另一方面,也根据小区居民所需,提供“四点半课堂”“泰山阅生活”“医养融合居家养老”等多项特色服务项目,同时部分驿站还承担着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核酸采样点的功能,真正实现了一座驿站、多种服务、普惠百姓的目标定位。
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资源“单一分散”向“多元整合”转变,由“多张网”管理向“一张网”管理转变,泰山街道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基层治理提效力,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努力形成平安共建、成果共享、智治支撑的社会治理新局面,奋力书写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