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产业园 生产一线 处处见智造“新”景
2022/10/14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的转向架生产车间内,工程师们在紧张调试着,一条还被围挡包裹着的新产线正在酝酿一场生产变革。同样位于智能制造园的品生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则依托自身临床质谱技术的优势,与世界500强企业安捷伦科技公司共同成立“安捷伦-品生中国精准医学创新中心”。
数条新产线上线、一批新产品出炉,更多新技术涌现……今年以来,尽管面临各种风险挑战,江北新区智能制造园内的一系列智造“新”景,让人看到国家级新区的经济韧性所在。
通讯员 许雯斐 耿瑞雪 王若宇
全媒体记者 李想
新产线带来颠覆式变革
智能制造、轨道交通及汽车制造是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主导产业,也是整个江北新区赖以发展的优势产业。
按照生产节拍,接到指令的AGV小车将部件送至组装环节,接下来,中车浦镇转向架生产车间内的这条产线会自动完成组装、焊接、打磨、检测,一个完整的部件产品将在这里出炉,并被自动送至立体库存放。站在位于生产线中央上方的中控室内,数字化智能产线运行大屏上清晰展示转向架生产的全过程。而在不久的将来,工人就可以在中控室里操控、调度、监测生产,“蓝领”变“白领”。
产业升级,在生产线上表现得最为直接。“初步测算,这条产线投用后比以往工作效率要提升80%,质量稳定性也会同步提升。”中车浦镇转向架分厂党总支书记姜智远介绍,产线的数字化系统依托中车浦镇的精益管理系统搭建,会与整个中车浦镇的数字MASS系统对接。
“以往收到客户定制化订单,产线只能按照排期去逐个完成。新产线是把通用环节全部自动化,在最后环节区分完成定制需求。”姜智远说。与此同时,新产线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对各个设备设置了能耗跟踪,实现智能能耗控制。
走进江苏辉伦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从生产到出厂的38道主要工序,在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管控下,沿着全自动化产线井井有条地运行。2020年,辉伦太阳能新产线投用,大规模使用了数字化系统和智能化设备。以红外高速焊接机为例,设备焊速达3600片/小时,大大提升了生产产能和良品率。
今年,辉伦太阳能启动182新产线,在以往主要生产166mm尺寸产品的基础上实现再升级。目前,辉伦太阳能全球布局产能达3GW,累计向全球供应组件达20GW,输出清洁能源约250亿度,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400万吨。
新产品不断突围
今年的冬奥会上,钢架雪车运动员闫文港拿到一枚铜牌,实现了中国在这个项目上的奖牌突破。这位奥运英雄在训练过程中,长期使用着一台超低温冷冻舱,它来自智能制造园企业南京瀚雅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运动员在训练后,进入零下120—零下150摄氏度的冷冻舱内,可以更好地恢复身体机能。”瀚雅科技运营副总经理郑力说,还有不少运动员使用了瀚雅的心肺运动功能测试设备。
近年来,康复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而国内高端康复医疗器械领域长期被国外产品垄断,费用昂贵。8年前,瀚雅科技成立并进入康复医疗设备赛道,在企业成长的初期,瀚雅创始人把目光盯准心肺运动功能测试这一领域,潜心研发4年后推出第一代产品。
去年,智能制造产业园企业基蛋生物通过市场并购,投资瀚雅科技。与此同时,瀚雅科技带着多年的研发成果落地智能制造产业园。之后,瀚雅科技的第二代心肺运动功能测试设备研发成功并上市。目前,这一自主研发产品可以全面对标进口品牌质量,已走进全国300多家大型医院,年销量超过同类国外产品。
在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辉伦品牌224块单晶450瓦高效光伏组件“登”上了屋顶。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通过组串式光伏智能逆变器,可逆变为供学校直接使用的绿色交流电。项目并网试运行,预计每年可产生绿色电力11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2.06吨。
“光伏产业前景广阔,我们企业坚持的是不拼产能拼技术,靠技术驱动去深耕技术难度高、附加值大的创新产品。”辉伦太阳能总经理赵兴国说。这家已走过十余个年头的光伏企业,在产业的起起伏伏中稳步前进,靠的就是技术驱动、坚持创新。
在辉伦太阳能车间内,可以看到一排光伏板整齐排列,它们刚刚成功通过了来自欧洲客户的现场检验。对方表示,新产线、新产品都让人安心。
让创新走得更稳更快
“今年疫情多点暴发,新产线的建设比以往要难上加难。园区在物流运输、产线建设等方面也给予了我们全方位保障。”姜智远说。
在智能制造园落地以来,瀚雅科技的团队一下从30余人增长至过百人,研发人员比例超40%。“有了人才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发前沿产品。仅今年,园区就安排我们参与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十余场。”郑力直言,江北新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发展势头好、产业基础好、企业服务好,在这里招人不难。
近年来,智能制造产业园围绕营商环境优化主题,以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为抓手,建设质量小站、企服之家、政务e站等便企服务窗口。
近期,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宏根代表企业,向园区赠送了一面书写“热情高效服务企业,携手共创园区发展”的锦旗。不久前,园区全面开展扫楼工作,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并针对58家重点企业(集团)开展定期走访——南汽就是其中一家。为保障南汽新车型产量爬坡稳劲,园区为南汽提供“核酸小屋”及足量核酸检测储备物资,同时为其提供涵盖产业、安全、环保、行政审批等各方面服务。
“企业创新能力强、发展得好、干事创业热情高,就是园区发展最大的底气。”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主要负责人表示,园区要强化制造装备硬支撑,培育数字服务软实力,紧扣“智改数转”,加速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