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2年11月22日
特别策划
上一版 下一版

新区建交局:当好现代化新主城建设先锋队

2022/11/22

时代是出卷人,政府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今年,江北新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拼经济、促回补、快回升,在强统筹、促融合、育新机上主动担当、勇挑大梁,为全省和全市发展大局贡献更多力量。近期,江北新区各部门、街道连续开展“向人民汇报”专题活动,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急难愁盼”问题,把门敞开、把事办实,精准回应群众对新时代政府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自觉接受人民检阅。让党的声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走进基层、贴近群众。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的重要指示,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根据年度作风建设工作安排,聚焦补齐民生发展短板,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以优良作风抓落实惠民生,11月17日,江北新区建设与交通局开展2022年“向人民汇报”专场活动。新区党群工作部领导,行风监督员代表、服务对象代表应邀参加活动。

在南京燕子矶长江隧道重点工程建设工地,参观代表一行深入了解了工程进度及建设与交通局所做的各项服务推进工作。南京燕子矶长江隧道起于栖霞区燕恒路与和燕路交叉口,止于浦仪八卦洲西枢纽,路线全长5.7千米,其中隧道段长约4.2千米,路基段长约86.55米,高架段长约1.4千米。项目于2017年11月8日开工建设,左右线盾构隧道分别于2021年10月和今年4月贯通。通道南段采用隧道方式穿越长江主江,按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标准设计建造,设计时速为80公里,全程无红绿灯,免费通过。

南京燕子矶长江隧道通车后,将进一步畅通附近长江两岸区域联系,提升南京交通路网区域枢纽功能,为策应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新区建设、推进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和南京都市圈建设发挥重要带动作用。

“想不到这里变得这么美!”来到杏湖公园,参观代表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下环境美好、设施完备、功能丰富的家门口湿地公园。杏湖公园位于沿江街道,南至浦仪公路北侧,东至现状石头河东路,西至现状农用地,北至规划路红线,公园总面积32.6公顷。这里曾经是堆放粉煤灰的荒地,经过填埋、整改,铺设了种植土和砾石,打造成高低错落的流水景观。杏湖公园引入桥北污水处理厂处理过后达到排放标准的尾水,并进行了二次处理,引入水景美化环境的同时,杏湖公园日净水量可达近10万吨,为周边下游河道提供补水水源。

公园共设有三个停车场,南门一个,东门两个,可以停放约150辆车。园内建有2个网球场、2个篮球场和1个五人制足球场,满足市民运动需求。城市公园不仅让居民在休闲娱乐中体会到江北生活的幸福感,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和容貌。杏湖公园的落成,为周边数十万居民带来便利,成为居民心中的“幸福”公园。

一项项民生实事的部署推进,一个个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擘画了江北新区的华美篇章,江北新主城的建设步伐铿锵有力。

2022年以来,建设与交通局全面贯彻落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聚焦现代化新主城建设,突出党建引领促发展,创先争优,攻坚克难,高质量完成城建目标任务,高品质建设现代化新主城,高标准推进城乡建设发展。

党建引领品质城乡建设

今年以来,建设与交通党工委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新区党工委部署的工作任务,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狠抓落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努力推进各项工作共同发展。

建设与交通党工委以区域党建与行业党建共建为抓手,成立城乡建设专业委员会,下设市政设施、建筑市场、物业行业、房地产、交通运输、勘察设计等6个分会,建立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引领条线项目建设,以项目党建助推品质城乡建设的新路径。

专委会全面梳理出党建资源清单、企业需求清单、共建项目清单,以党建共建推动城建项目管理取得新突破,创新形成城建计划“—张表统领”、 重大项目“一块屏指挥”、 精细点评“一张网调度”、 全部流程“一条链管控”的工作格局。

把坚持党工委统一领导、成员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协同配合,充分发挥专委会工作会议等工作机制作用统筹起来,通过机关党建与条线项目党建的有机结合,创新了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的发展路径。11月11日,新区质安站与中铁建南京江北地下空间二期项目共同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加强党建工作凝聚发展合力,服务重点工程建设,助力江北新区高品质建设。把党建阵地“用”起来,让党建资源 “活”起来,形成条线、项目党建工作相互支持、相互借鉴、整体推进,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统筹城建计划实施和编制

全力推进年度城建计划项目实施,其中北沿江高铁正式开工,宁天线南延一期已实现建成运营,4号线二期1座车站完成主体结构,地铁11号线一期贯穿江北沿江轴线,全线20座车站已有17座车站开工建设;横江大道快速化(中央商务区七里河桥至西江路段)实现通车;以“十四五”目标完成为目标,统筹2023年新区城建计划编制工作,放大到2025周期去思考和谋划,以2023-2025年建设计划为基础,强化城建惠民理念,进一步突出重点项目,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安居保障建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提高城市运行效能,打造宜居宜业新主城。

聚焦骨干交通建设

主动对接各建设主体,协调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各重大项目按期推进。过江通道建设续建南京燕子矶长江隧道、南京新生圩长江大桥和南京建宁路长江隧道。轨道交通建设续建4号线二期和11号线一期工程,宁天城际南延工程已于国庆节前建成通车。国省干线建设配合市交通运输局,以及浦口区、六合区相关部门推进S501、S356、G312等项目建设,梳理相关项目存在的问题。加快骨干路网建设,沿山大道一期除涉铁路段外于2022年1月全部建成通车。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团结大道南公交停保场二期建设工作。根据各建设主体的申请,做好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服务工作,完成15条建成道路的移交管养工作。

做好精细化建设管理

持续提高新区工程建设质量,提升新区的品质和面貌,构建精细化大点评“一张网调度”,今年已完成调度39期,以会代训超过5000人次,督促新区建设工程参建各方学习精细化管理知识,强化参建各方在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环境整治等方面自我监督意识。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结合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常态化治理,今年以来累计发动村民参与村庄清洁行动4万人次,清理垃圾约3200余吨,清理河塘沟渠400余处。积极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对照省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部署要求,盘城街道渡桥社区王家渡成功入选第十批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名单,正式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

4条绿道获评“最美绿道”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力推进生态绿道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引领低碳发展,实现绿色宜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完成珍珠河、杏湖公园等绿道建设,初步构建了融合生态保护、休闲游憩等多种功能的绿色网络。新区青龙绿带一期绿道、滨江绿道(江北新区段)等4条绿道被评为南京市“最美绿道”。

推进电力设施建设

协同供电公司加快500千伏山城变、220千伏研创变、新城变建设,开展电力外线线梳理,加强电网可靠性;为释放城市建设空间,积极推进高压杆线迁改,完成江苑路110千伏城开城发线迁改和大厂街道东方地块高压杆线迁改,优化区域人居环境。

多举措强化建筑工地管理

截至目前,新区监管在建项目230个,其中公共建筑118个,建筑面积929.76万平方米,住宅类建筑97个,建筑面积921.63万平方米。2022年,侨谊河东侧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项目、南京江北新区人才公寓(1号地块)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交付,累计竣工项目56个,竣工面积356.57万平方米。

工地扬尘环保管控。按照片区化管理原则,每日安排专人进行扬尘专项巡查,重点关注桩基作业、土方开挖等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落实扬尘通报处置整改。

智慧工地创建。截至目前,智慧工地累计接入422个项目(房建328个,市政94个),差别化工地122个。

夯实安全举措。通过完善隐患分级管理文件,健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明确人员体检和教育要求,加强进场工人管理,规范临时工棚搭设,源头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常态化开展起重机械检查,保障危大工程施工,全面推行简易处罚,提高三违惩戒力度与效率。

提升质量管控。强化质量监管队伍能力提升,加大过程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行分户验收,提高验收比例,强化建设管理手段。开展精细化点评38次,发布红黑榜32期。

全媒体记者 袁霄 刘瑞

通讯员 许家萍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2-11/22/000990.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