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 葛塘:深耕网格社会治理 创新热线为民服务
2022/12/27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网格化治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自2022年以来,葛塘街道坚持“网格+热线”相融合的工作模式,依托“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工作机制,通过发挥网格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创新为民服务举措,畅通多元服务渠道,持续提升网格知晓率,促进提高群众满意率。
组团增资源,渠道更多元
根据新区“1+3+N”全要素网格组团建设的工作要求,葛塘街道深入组织开展“三走三沉”机关党员干部进网格工作,推动群众共治共建共享意识进一步增强,群众对街道相关条口工作的知晓率与参与度有了显著提升。同时,认真落实推进“精网微格”工程,在现有的101个综合网格划分基础上,科学划分成445个微网格,并指导各村(社区)积极动员网格中的村组长、楼栋长、志愿者、退休党员干部等担任微网格员,成为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微细胞”,实现了街道全要素网格力量的进一步充实,组团服务进一步深化,12345诉求渠道进一步拓宽。
今年以来,街道组织开展走进小区、进工地、进广场等各类问题诉求现场,组织“热线进小区”活动7场,同时通过打造美利全要素网格服务站暨“您身边的12345”受理点,发动网格员成为线下移动的12345接单员,让居民有更多渠道反映诉求,探索多元化“网格+”模式,让“您身边的12345”真正走进百姓心里,创新方法为民办实事,通过与群众一对一、与问题面对面、与部门点对点的沟通方式,街道收集并精准派发线下热线工单200余条,实现“群众难题不出门,诉求接办有落实”的工作目标。
街道开展的“热线进小区,一网解民忧”项目荣获葛塘街道“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群众最满意的十件事”。同时,街道运用“有请当事人会办”解决诉求的经验做法,被新区热线简报采纳并获得新区表扬。
信息化赋能,治理更精准
为更快速、更高效、更精准做好核酸检测和文明典范城市环境提升工作,街道社会治理联动指挥中心依托高空可视化等各类视频监控资源,实现核酸检测点位和文创点位全覆盖,通过一个个监控画面查看各个点位的现场落实情况。同时,通过钉钉视频会议系统实时动态地进行现场指挥调度。联动指挥中心今年以来共接待参观22次,视频联调、会议保障52场,监控调度指挥91次。通过视频监控的可视化优势切实优化了突发问题的处置流程,在应对突发火情、黄土裸露、秸秆焚烧、道路违停等社会治理中常见的难点、堵点问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指挥中心还积极配合警察、交警等工作需要,在部分案件侦破等方面也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网格员综合业务能力,深化“大全科”体系建设,街道以“网格+”为抓手,依托信息化技术,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模式,探索打造短平快的“精讲一刻”培训品牌,今年以来,街道已开展专项培训8场。为确保“一网统管”考核质效,促进“警网融合”工作顺畅开展,街道组织开展专题培训2场。
经验获肯定,思路更清晰
今年,街道有两个创新案例《江北新区葛塘街道探索试点“智慧社区”建设》《红色网格+X》入选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项目库。同时,街道推荐了《葛塘街道长城村“莲心”老书记工作室》和《五美共治构建最美“长城”》创新项目报送至江北新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项目库。
在荣誉争取方面,葛塘街道荣获2022年度南京市“最美网格员”1名、2022年度江北新区“示范综合网格”2个、2022年度江北新区“示范专属网格”1个(美利广场专属网格)、2022年度江北新区“最美网格员”4名、2022年度江北新区“优秀微网格员”1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形成和谐共治的新局面,就要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街道将坚持“网格+”的理念,聚焦问题难点、痛点,不断拓宽社会治理的渠道,进一步延伸为民服务的触角,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通讯员 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