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3年01月10日
专题报导
上一版 下一版

“家门口”治轻症,“一老一小”就医更方便

2023/1/10

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人们的就医需求增加,如何保障免疫力较低的“一老一小”重点人群的健康安全?

基层医疗机构是前沿哨点,近日,江北新区的十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继增设氧疗区,方便居民就近就便看诊,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吸氧;特色科室儿科诊室也持续开诊,对功能区域进行进一步完善,为患儿提供更加全面的医疗服务。 通讯员 秦思

增设氧疗区,“家门口”也能吸氧

“根据江北新区的统一部署,我们快速采购了三台制氧机。”走进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输液室内,三台新增设的氧疗仪器整齐摆放在靠墙侧,这便是中心新辟的氧疗区。“1月3日已正式启用,已经慢慢有越来越多老年人前来吸氧。”中心主任助理朱立庆介绍,三台仪器可同时为六名病患提供氧疗。

2023年1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扩大吸氧和血氧监测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配备数量适宜的氧气袋、氧气瓶以及制氧机等设备,确保能够及时为门诊患者、居家治疗患者、老年人提供氧疗服务。

为了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容增能,加强基层诊疗能力,让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群体就近就便获得治疗,缓解二三级医院看诊压力,江北新区卫生健康和民政局快速布置,目前,新区十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可提供吸氧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疫情防控的“前哨站”,“相较于普通人,老年人和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重症的风险较大,我们增设氧疗仪器,一方面能早筛查出‘沉默性低氧’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分担二三级医院的压力。”朱立庆介绍。

增设病区,“家门口”收治患者

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氧疗室、开设新冠感染轻症病区。目前,中心共有32张床位,为新冠病毒感染轻症患者设置相对独立的住院诊疗区域,两天内收治患者19人,还有部分预约患者也将陆续入院。

为有力有序收治辖区内新冠病毒感染轻症患者,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药品保障、器械保障、人员保障等方面做足准备,新增配备了指尖脉氧仪、制氧机、无创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动态心电监护等设备。同时加大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组织参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症救治培训的相关课程,提高中心医务人员的医疗救治水平。

据了解,为做好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工作,新区构建了以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南医大四附院、南京江北医院为核心医院,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成员单位组成的紧密型医共体,全力保障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等重症风险较高的感染者及时救治。南医大四附院和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承担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症救治培训工作,通过“理论培训+实践技能轮训”的方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救治能力。

分级诊疗,医疗服务送进家

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分级诊疗,持续做好红黄绿色标识重点人群的动态服务。红码和黄码是重点关注的人群,包括孕产妇、0-6岁儿童以及65岁以上老人合并有基础病等,对高龄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中心家庭医生也会加强日常随访。

为做好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街道、社区密切联系,建立起“五包一”团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实时掌握居民的健康状况,家庭医生也会进行上门随访,及时指导重点人群的就医、用药;同时做好高风险人群的健康监测,遇到重症风险较高的病患时,紧密联合医联体共建单位南医大四附院,及时转诊,实现发热等新冠感染相关症状患者的基层首诊、有序转诊,最大可能降低重症率、病亡率。

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家庭医生团队为小组,对健康档案为黄色、红色的人员进行专案管理,实施分级健康管理,上门为重点人群进行随访,开通绿色转诊通道,确保感染新冠病毒的重点人群可以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减少重症发生率。

特色诊室开诊,带娃就近看病

“不要给孩子喝甜汤,越喝痰越多。”

“这是病情病例,这是治疗方案。”

“不用太担心,这种情况还不需要用药,按照我的方法给孩子调养。”

大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诊室里,副主任医师梁浩耐心仔细地回答每一个家长的疑问与担忧。元旦假期后,儿科诊室持续开放,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过来看诊。

梁浩表示,如今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疫情防控形势,中心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冬季本就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加上新冠感染,最近来看诊的很多儿童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尽管儿童恢复得相对较快,但还是需要保持警惕,对孩子的症状要及时观察,比如出现高烧三天不止、呼吸急促、精神极其萎靡不振、唇周发紫等情况时,可能有重症风险。”梁浩介绍,中心儿科与新区、南京市的大型综合医院建立了医联体机制,位于“神经末梢”的社区端对患儿的症状进行诊断,并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和用药方法,如有重症风险,可经绿色通道直接转至更高级别的医院诊疗。

2021年大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被评选为市级特色科室,为应对接下来的诊疗任务,中心对输液室进行了改造出新,儿童雾化室也配置到位,正式面向有需要的患儿开放。“他是我们这儿的明星医生。”中心综合办主任朱文翠看着梁浩笑着说,“来这儿的家长们第一句话都是‘梁浩医生在吗?’”

“妻子不放心,让我带孩子过来看看的。”李先生家住大厂街道,是一位年轻的宝爸,孩子11个月大,总是听见痰鸣音,妻子在孕妈群里看见有人推荐梁浩医生,便和爷爷奶奶带着孩子一起到大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

一旁抱着婴儿的陈女士却不是第一次“光顾”了,“我还有个大女儿,今年14岁,可以说她是在梁医生这儿看大的。”陈女士笑着说,出门前女儿还问她:“妈妈,你是不是又要去帅哥医生那里啦?”

“有爱心有耐心,他很喜欢与孩子们交流。”一起共事的朱文翠对梁浩的工作日常有所体会,家长们对梁浩很信任,自从梁浩来到儿科后,儿科的门诊量急剧上升,每天的号都是挂满。

面对家长们各种各样的担忧,梁浩“照单全收”并给出详细解答,“家长们出于担心孩子身体健康的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们信任医生,我作为医生就是要用我的专业知识和态度解开他们的困惑,打消疑虑消除不安。”

近年来,新区统筹推进区域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和特色优势,累计创建20个省市级特色科室,围绕常见病、慢性病、保健康复等重点领域,面向老年人、儿童、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开展特色诊疗服务,越来越多的居民患者可以在“家门口”看病。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3-01/10/001509.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