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六合“三灌区” 获评国家级节水型灌区
2023/2/14
本报讯 近日,水利部办公厅公布了182个国家级节水型灌区名单,浦口区三岔灌区和侯家坝灌区、六合区龙袍圩灌区名列其中。浦口区域内共有8座中型灌区和44座小型灌区,三岔灌区和侯家坝灌区是其中两座重点中型灌区。
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浦口对三岔灌区和侯家坝灌区,先行实施了节水配套改造。
三岔灌区位于浦口区西南部,范围包括桥林、星甸及汤泉三个街道,总面积12.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5万亩。侯家坝灌区位于浦口区西南部桥林街道,总面积6.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5万亩。
三岔灌区和侯家坝灌区长效管护实行管养分离,独立组建专业化的养护企业,带动管理机构的精简,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三岔灌区和侯家坝灌区推广用水户自主管理灌区,充分体现农民的意愿。根据三岔灌区和侯家坝灌区自身的特点,利用得天独厚的水土资源和技术设备优势,因地制宜地选择经营方式开发产出渠道,将灌区发展为以农业灌溉为主的经营服务型经济实体。
浦口区不断加大灌区改革力度,对三岔灌区和侯家坝灌区的管理体制、经营体制、投入机制进行改革。对资源型工程,按承包的模式进行管理;对效益型工程,按照租赁的模式进行管理。三岔灌区和侯家坝灌区强力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灌溉管理,建立起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管理体制,实行有计划供水、按合同供水。
在实际运行管理实践中,三岔灌区和侯家坝灌区坚持以人为本,把农民用水户的利益放在首位,提高农村水利的抗灾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促进节能用水和农民增收,实现灌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龙袍圩灌区,位于六合区龙袍街道,东、北至滁河,西至划子口,南邻长江,总面积约65.2平方千米,设计灌溉面积4.19万亩,为一般中型灌区,属于典型的圩区型灌区。
近年来,灌区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加强制度建设为核心,以增强节水保障能力为重点,以强化节水全过程管理为手段,深入开展节水型灌区建设,依托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标准农田、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累计投资1.6亿元,基本建成了以“三条红线”控制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工程技术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体系、公众节水行为规范体系。
目前,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达90%,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682,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占比80%,灌区粮食作物结构占比92%,是六合区粮食及农副产品主要生产基地。
通讯员 浦轩 陆轩 全媒体记者 江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