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境里开课 为百姓办实事 打造具有新区品味和特色的冬训品牌
2023/2/21
本报讯 冬训是基层党员加强理论素养的“充电”黄金期,学好创新理论丰富头脑,带动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是为了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
打造实境课堂、扩大文体宣传、助力稳岗就业……在今年的基层党员冬训中,江北新区不断丰富学习体验,让党员以训促学、以学促践,让冬训见到实效。
创新冬训方式擦亮新区底色
创新是江北新区的鲜明底色、内在基因,在冬训工作中,江北新区坚持创新引领,联动多方资源,打造具有新区品味和新区特色的冬训品牌。
江北新区是全省首批首个挂牌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实践调研基地,新区实践调研基地课研组将来到基层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分析文献,从而为江北新区今后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打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高地、传播高地和人才高地。
即将启幕的江北新区规划展览馆基层党员冬训实境课堂,大家可以实地感受新区规划建设环境,现场开展“一起学”“名家讲”“共同比”“大家看”系列主题活动。
此外,新区聚焦创新人才智力支持,组织“博士宣讲团”等特色宣讲资源,将来到各产业园区和群众中间开展具有新区产业特点、体现科技含量、突出人才建设的特色专题宣讲,让江北新区创新发展的思路举措和成绩成就更加可观可感。
各街道立足自身特色,也开展着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理论学习活动。大厂街道把“实境课堂”搬到辖区范旭东广场、南化厂史陈列馆、南钢博物馆等13处红色文化资源点,开展“实境式+沉浸式”冬训学习,让现场变课堂、故事变教材。
长芦街道与“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共同打造“E起学习”地方工作室,将区域性的理论资源进行汇集提炼,打造具有地方特色、贴近基层实践的理论新高地。
学以致用,到百姓身边办实事
开年,冬训部署在各级党组织中间不断升温,大家讨论如何学、怎么落实,紧密联系实际的好经验、好点子在走访调研中被详尽记录,并在部署交流会场上推而广之。
“女儿进入青春期,都不想和家长交流了,说我们不懂她,真是急死了。”家住葛塘街道芳庭社区的张女士在冬训走访调研时提出了困惑。
社区发现,因为日常教育理念差异,造成矛盾的家庭不止张女士一家,于是工作人员请来了高校里教育方面的专家,定期开办家庭教育会客厅,为居民们带来更加科学的教育理念。
手工制作的糖画、面人勾起了儿时的美好的回忆;雕刻精致的竹刻作品让观众流连忘返;猜灯谜、做花灯、包元宵,一个个传统手工艺满载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元宵节期间,顶山街道各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准备了丰富的民俗活动,将基层党员冬训与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相结合。
泰山街道将党员冬训与“热线进小区”活动相结合,柳洲社区工作人员、“12345”政务热线负责人化身“现场接线员”,解答居民们垃圾分类、物业纠纷方面的诉求问题。
沿江街道把冬训“实境课堂”搬至群众“家门口”,开展现场招聘会。街道联系南钢集团、中国移动、苏宁物业等25家企业提供了110余个岗位,活动现场吸引求职者800余人,达成用工意向180余人。
“要让冬训贴近基层实际不走过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坚持守正创新、擦亮品牌,把“新”和“实”这两个关键字落到实处。
“成绩单”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冬训工作覆盖情况实时更新,集中学习培训进展表单呈现,宣传报道明细每天刷新……今年,新区为各参训单位设计冬训“成绩单”,通过自主填、在线“晒”、同步比、定期报,持续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热情和动力,推动党员冬训提质增效。
“成绩单”结合冬训工作部署,详细梳理覆盖面、推进进展、“书记第一课”、专题宣讲培训、“百姓名嘴”基层宣讲、“实境课堂”、“结对共建”等项目,设计实时更新的在线电子表单,并设计了宣传报道页面,由各参训单位据实自主填报、实时更新,工作群同步在线展示,对工作进度完成情况及宣传报道情况进行评比排名,并定期通报阶段性评比结果。
随着冬训“成绩单”的发布,新区党员冬训在七个街道已启动,并逐步向产业平台、非公企业基层党组织延伸,专题调研、圆桌学习、主题游学、线上课堂等特色活动陆续开展,营造出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火热氛围。
通讯员 统战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