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3年02月21日
专题报导
上一版 下一版

发展特色农业 强化品牌优势 新区泰山、葛塘街道获市级奖项

2023/2/21

2月16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总结成绩,分析形势研究部署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会议通报了2022年度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农区街镇,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新区泰山街道获现代服务业主导型街镇“综合奖”、葛塘街道获“发展奖”。

泰山街道

去年一年,泰山街道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围绕持续推进现代服务业经济提质增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目标,努力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持续巩固泰山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努力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在招商引资方面,泰山街道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赴江苏扬州与万江集团签订8亿元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全员招商机制,累计新引进及迁入企业近200家。

在商圈经济方面,金象城购物中心盛大开业。作为泰山现代服务业经济的又一力作,金象城购物中心的开业,不仅进一步优化完善了江山路沿线的商业布局,而且入驻的多家市、新区层面首店和特色品牌,为泰山居民“家门口”购物消费提供了更多选择。

在助企纾困方面,开展“携企抗疫同行 共促汽车消费”、11轮“做核酸、促销费”、五场后备箱市集及社区巡展等活动。

在企业服务方面,落实辖区重点企业定期走访服务机制,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发挥领导班子带头作用,对辖区“四上”企业开展全覆盖走访,针对企业提出的100余条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强化部门联动,提速响应机制。

在指导培育方面,街道去年累计新增申报入库“四上”企业超过30家,全街“四上”企业总量突破240家,进一步夯实了街道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根基。

泰山街道将持续突出招商引资、商圈经济、助企纾困、企业服务和指导培育等重点板块内容,推进泰山现代服务业经济发展引擎持续加速,为“幸福泰山”建设继续强有力的发展新动能。

葛塘街道

2022年,葛塘街道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大力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真正让农业有奔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赚头,着力助推乡村振兴。

街道顺利实施600亩水产健康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项目二期、3000亩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总投资2440万元)两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举办乡村特色农旅10余场、制作景观稻田画等活动,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增收。同时,积极抢抓乡村发展新机遇,大力推进农业招商,充分利用各类路演、沙龙平台,精准定位目标企业,促进项目洽谈签约。

街道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人居互查、“户厕”“回头看”等专项行动,切实提升人居环境整治质量。同时,以建设宜居村为契机,打造了一批村容整洁、道路通达、环境卫生、水清岸绿、适宜居住的村庄,实现乡村特色更加鲜明、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公共服务更加配套。

街道稳步推进“区块链+农村社会治理”项目,畅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途径。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各村居深化“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模式,组织开展各类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区域文明和谐创建和党员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项目,凝聚文明向善力量。

推进乡村振兴 迈向共同富裕

新区经济发展局生成“需要长期跟踪帮扶的重点户”名册,并对此类人员做好长期重点跟踪帮扶。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快推进精准防贫保险服务保障工作。发放困难群体医保补助、就医医疗救助资金、养老保险、困难学生教育资助、困境儿童生活保障金共计4000万元。

新建2家“宁姐月嫂”家政服务社区工作站,开展“宁姐月嫂”培训3场。在“就业援助月”及“春风行动”期间,共开展招聘活动21场,组织企业537家,提供岗位15131个,培训新生代农民工4287人次。

村社分账工作全面完成;充分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全年进入农村产权交易系统成交项目共337个,成交总金额0.89亿元。

培育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新申报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快建设1个市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新区经济发展局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通盘考虑村庄主导产业、人居环境、生态保护和发展等,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

落实《南京市乡村地区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指南》,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完善乡村社区生活圈。成立江北新区农村公路“路长制”领导小组,全面推行新区、街道、村社三级路长制。完成盘城街道朱家山河左岸盘城段堤防消险工程建设。

建成市级美丽宜居乡村14个,葛塘街道长城村王营组创建2022年市水美乡村,盘城街道渡桥社区王家渡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50个,完成新区、街、社各级美丽庭院创建365个,农户参与比例达 87%,知晓率达到100%。

农村户厕改革完成摸排农户13707户、户厕12815座。对发现的问题户厕做到立行立改。农村河道、小微水体均落实河长制,农污治理实现自然村覆盖率100%,建立完善“属地+平台”双主体特许经营管理体系。各街道累计清理各类垃圾230吨,清理暴露垃圾130处,清理乱贴乱画2750处,清理杂物堆放560处,清除破损广告横幅190条,清理阴沟渠道5900米。

发展特色农业 强化品牌优势

新区经济发展局全力推进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农业机具宣传推广力度,有序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施。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增长3个百分点,新建1个智慧农业应用示范项目。

完成畜禽、水产、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并汇总上报成果。水产完成74家主体普查,农作物完成27份种质资源样本收集。选育花卉新品种2个,培育种子种苗基地1个。

创建“盘城葡萄”区域公用品牌、葛塘街道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小麦基地,续建长芦、盘城、葛塘3个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水稻基地。江苏弘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报实施“金陵味稻”母子品牌建设。

以葡萄种植为核心,积极参与全市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特色鱼、南京鸭等产业链建设。第六届盘城葡萄节专场活动共接待各地游客达11万余人次,累计销售葡萄280多万斤,葡萄销售收入约4200万元,带动周边旅游、餐饮等消费2000余万元,全年销售和带动产生综合收益约2.5亿元。优质食味水稻占比达65%左右,实现产值约0.75亿元;蔬菜产业实现产值约4亿元。

新增87个入网监管主体,农产品综合检测合格率100%,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6%。开展沿江5公里“两减”以及化肥限量使用试点工作,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1.3%和1%。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覆盖率达100%,废旧农膜回收率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97%以上。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新区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和部署要求,新区“三农”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继续加强农产品稳产保供、做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考核任务、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培育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持续推进长江禁捕等工作,为新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力争在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征程上走在前、做示范。

通讯员 经发轩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3-02/21/001968.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