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3年02月24日
江北文韵
上一版 下一版

荠 菜

2023/2/24

□六合/刘献江

荠菜,“开春第一鲜”。一看到荠菜,我的味蕾便流淌不尽的回味。

荠菜是一种时令野蔬。初春时节,荠菜就从料峭的土壤中悄悄起身,好奇地看着新新的世界,不停地呼朋引伴,春风中摇曳着锯齿状的身躯。有的绿中带紫,有的绿中透黄,有的翠绿鲜嫩,着实招人喜欢。

记得童年,元宵节刚过,母亲将野外挑回的荠菜,洗净焯水沥干、切碎,与咸肉丁、香干丁制成馅料,包荠菜饺子。煮熟的饺子皮白馅绿,美美咬上一口,鲜掉舌尖。

在我的家乡,人们对荠菜十分钟爱。有的喜欢用野荠菜包春卷,油炸,焦黄透绿,脆中带着肉香和荠菜的甘甜;有的喜欢用野荠菜清炒,翠绿爽口;有的喜欢用野荠菜做汤,菜叶鲜美,汤清味甜。

听母亲讲,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家中缺食少粮,母亲全员发动,挑遍了村庄野外的荠菜,又到几里外的山中挖荠菜。那时,荠菜就是家中唯一的“救命粮”。靠荠菜,一家人才得以渡过“春荒”。

闲来上百度搜“荠菜”,云:“荠菜分布区域很广,全国各地都有。”翻开《诗经》,《邶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2500年前,先民就有吃荠菜的习俗,至今代代相传,历史悠久。

荠菜鲜嫩香甜,不仅是百姓家常菜,而且也是文人墨客舌尖的佳肴。虽然无法再现古人吃荠菜的情景,但古诗中便可看出古人喜食的端倪。北宋苏轼在《次韵由种菜久旱不生》诗中云:“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元朝方回在《丁亥十一朋初八日南至二首》诗中云:“冲风踏雪须归去,蔼菜肥甜白酒香。”清朝郑板桥在《三春荠菜饶有味》诗中云:“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清兴不辜诸酒伴,令人忘却异乡情。”

荠菜既鲜美又有食疗功效。民间有“三月三,荠菜赛灵丹”谚语。家乡有用开白花的荠菜煮鸡蛋医治头疼病的偏方。记得小时候,我就吃过母亲用荠菜煮的鸡蛋。吃后,除了比白水煮鸡蛋味美外,也感觉不出其药用价值,直到看了《本草纲目》,才知荠菜“味甘,性温,无毒”,还有“利肝和中,益五脏。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等诸多医用功效。

每年春天吃一口荠菜,是我铁定的喜好。只有春天的荠菜才是上等的美味。菜农种植的荠菜翠绿鲜嫩,但却少了野菜的香甜。春来荠菜上市时,妻子每逢必买。回来后清炒、凉拌、包饺子、做荠菜肉圆……总是变着花样做菜,以满足我的味蕾。

今晚,妻子做了一道不同寻常的荠菜蒸蛋卷,码放在青花白瓷盘中,摆放在我的面前。我的眼睛一亮,脸上溢满“久旱逢甘露”的喜悦,馋相十足地拣上一块菱形蛋卷,蘸上用生抽、陈醋、白糖、蚝油、芝麻油拌均的料汁,美美咬了一口,那荠菜、肉糜的鲜香,胡萝卜碎的清甜,木耳碎的脆爽,满口留香,“三月不知肉味”!

俗云:“吃了荠菜,百蔬不鲜。”我对荠菜的钟爱,也更甚了。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长芦义军黄天荡抗金故事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3-02/24/001981.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