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召开农村工作会议 部署年度“三农”重点工作任务
2023/3/3
本报讯 2月28日上午,江北新区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总结2022年新区农村工作情况,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江北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陈潺嵋出席,新区农村工作相关部局、各街道负责同志参加。
会上传达学习了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张乐表示 ,2022年,新区经济发展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文件精神,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抓好,奋力推进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会上,新区建设与交通局、盘城街道、葛塘街道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村工作分别作交流发言。
2022年,新区上下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三农”工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工作稳中向好。陈潺嵋表示,江北新区面朝长江,背靠老山,自然资源禀赋优越,乡村发展空间富足,要充分利用新区“双区叠加”制度优势和各类创新资源,推动新区直管区内7个街道43个涉农社区与江北新主城融合发展,积极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就进一步扎实做好新区农村工作,陈潺嵋强调:
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在建设江北新区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充分释放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双区叠加”效应,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推动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更加坚实步伐。作为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在科技、产业、人才、生态等方面有着系统集成的强大优势,必须准确把握“五个振兴”内在联系,统筹谋划、科学施策,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强化责任担当,努力走出具有新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充分放大特色、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努力建成具有国家级新区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着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农业科技赋能、乡村特色产业、美丽乡村建设和富民增收五个方面工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建设都市现代农业新区提供坚强保证。新区农村工作涉及行业多、领域广、群体大,必须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压实部门责任、强化协同配合,共同锻造乡村振兴“红色引擎”,加快形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磅礴力量。
会前,陈潺嵋和新区相关部局、各街道负责同志还实地调研参观了顶山街道福童茶林果园、葛塘街道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人居环境整治现场。
在福童茶林果园,陈潺嵋从茶叶培育生产、生长环境、采茶销售等几个方面作详细了解,鼓励企业大力做好茶文化,争取把茶园发展成为旅游文化体验中心,让更多人了解新区茶特色文化。
下一步,新区将坚决扛起使命,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牵头会同各部门、各单位,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形态、科技支撑、制度保障上作出示范,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列落实到行动上、举措上,体现在工作谋划、部署推进、要素配置等方面,努力交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区答卷”。
通讯员 经发轩
新闻链接
2022新区农村工作亮点
2022年,江北新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实效。在2022年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郊区街镇高质量发展评价中,新区泰山街道获得“综合奖”,葛塘街道获得“发展奖”。新区农业农村蔬菜园艺、农村安全生产、农机推广、畜禽粪污染资源化、农村合作经济等多项工作获市表扬、表彰,多人在市级农村资产财务管理、动物检疫等业务技能比赛中获奖;编制实施《南京江北新区2022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实施方案》,2022年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补偿政策,发放专项补贴涉及农产品耕种面积6.4万亩,惠及农户1.45万户。
全年建设农业重大项目12个,总投资28.8亿元。葡萄产业做优做特,发展葡萄优质品种40余个,全年获得省市级评比奖项21个;水稻产业逐步壮大,优质食味水稻占比达65%左右,实现产值约0.75亿元;葛塘街道观赏锦鲤现有养殖水面120亩,全年产值约1200万元;建成“四好农路”289公里,建成金冲、船王余、卞家湾等市级美丽宜居乡村14个;发放困难群体医保补助、就医医疗救助资金、养老保险、困难学生教育资助、困境儿童生活保障金共计4000万元;充分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完成产权交易项目共337个,成交总金额0.89亿元;健全完善长江禁渔“人防+机防+技防”体系,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90余次,涉及禁捕类行政处罚案件119起。
2023年新区农村工作如何做
2023年,新区将继续把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放在首要位置,持续全面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保障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新区生物医药谷建设,支持鼎泰药研、基蛋科技等一批高新生物技术企业在农药、兽药、动物诊疗等方面做出成果并推广应用。推广“互联网+农机”作业,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抓住南京北站枢纽经济区建设契机,布局建设农产品物流、仓储等设施,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新区覆盖线上线下全渠道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在盘城街道渡桥社区、长芦街道新犁村、葛塘街道长城村开展庭院经济试点,发展方向包括特色种植养殖、特色休闲旅游、特色手工、特色生活服务等,推动庭院经济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全面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开展新型农民职业培训、青年大学生“新农人”引进、农技人员素质提升等专项行动,支持引导各类人才就业、创业。同时,高质量推进新增15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引导实施池塘生态化改造,做大做强长芦板鸭产业链,推进盘滁机械化养鸡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全年新增10万只蛋鸡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