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3年03月10日
特别策划
上一版 下一版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 仰望星空,从这里开始

2023/3/10

从时间感应起步,朝北斗定位进深。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有一批渴望探究航天的学子,他们从校园这个瞭望塔放眼宇宙,再以小切口动手研究,点滴积累只为窥浩瀚穹苍之一角。

全媒体记者 杨彩红

4学科融入 成就“航天北斗”特色

“快来,快来,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航天北斗社团里,八(1)班的郭俊辰同学手里拿着电池兴奋地喊道,邻桌同学很快包围过来。他轻轻把电池放进组件里,仔细检查后按下了电源键,显示屏亮起,跳出了实验标题。

“很好,测试成功!”站在一旁的李经纬老师宣布。

经过第一节课的航天知识学习,第二节课的模块组装、数据链接,到第三节课录入程序、实验测试,郭俊辰顺利完成了第一个实验成果——小小时间机。接下来,他将进入北斗定位体验学习的课程。

航天北斗社团的课程设计基于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让孩子们通过科普、科学探究、创意创新相结合的形式,更好地了解我国航天事业。整个课程体系融合了数学、物理、地理、电子等学科知识,最终形成了以航天北斗为特色的科技课程。

航空航天领域是一个浩瀚的知识体系,学校老师精心设计课程,经由小切口——“时间探秘”“北斗定位体验”“北斗路径与回放”等内容逐步深入。社团虽成立不足一年,已经聚集了40多位怀揣航天梦的精锐学子共同探秘神奇太空。

1人操控6架无人机 花式炫技

六架无人机能一起起飞?没错!不仅如此,还可以随着音乐的律动像精灵一样飞出动感和造型。

在学校的另一个科技教室里,我们见证了学生在学习C++语言后,根据数学坐标轴初始化无人机位置,按照无人机间的距离、架数,通过精密计算,编排出各种理想的造型。站在教室里,大家静静地看着无人机有韵律地起伏,俨然在观看一场炫酷的无人机表演秀。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中学科技教育课程无缝衔接。从小学的Steam、Scratch语言,到初中的Python纯语言编程到C++语言,难易程度逐级递增。除此之外,学校还开设了3D打印、虚拟机器人、编程等信息社团以及综合多元的创客社团,在省市各类比赛中取得了几十项好成绩。

3000平科技长廊 拓展知识边界

学校科技社团于2016年组建,2018年成绩初显,2020年重点打造特色学科,2022年建成开放式科技长廊,开设航天北斗社团,实现两年一跨越的成长速度。

在3000平方米的科技长廊教学空间内,应用5G通信、物联网等众多前沿技术,融合物理领域经典原理于一体,为学生打造了一座“知识+科技”的宝库。学生轻触数字大屏,就可以像玩游戏一样了解到高深的学科原理。科技长廊里丰富的知识体系与功能设计,打开了学生的知识边界和求知热情。

在促进科技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不遗余力,通过大力培训校内教师提高科技教学水平、聘请校外专家每周一次进校园给学生授课、购买器材补充实验室设备等多种手段,实现以质提速的目的。

不仅如此,学校在常态化教学中成功嫁接伯索云平台,将科技力量植入每个课堂。利用伯索平台的辅助摄像,老师实操演示一目了然,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当堂反馈……所有学科老师都能在课堂上随时启动。科技助力,让教与学更加高效。

7年来,学校从单纯的信息社团打造,到日常创客实践,再到校园科技阵地建设,乃至全科植入科技手段,不断推进科技教育向纵深发展,并结出累累硕果。未来,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的科技课堂将秀出更耀人的成绩。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3-03/10/002195.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