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3年03月24日
江北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军嫂教师”郭新丽: “孩子有时会叫我妈妈”

2023/3/24

本报讯 “你守着祖国的安全,我守着祖国的未来。”这是六一小学教师郭新丽常对丈夫说的一句话。身为军嫂,她默默付出,无怨无悔,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身为教师,她辛勤耕耘,甘于奉献,用心浇灌祖国的花朵。郭新丽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工作与家庭的重担,用青春和汗水践行着一名“军嫂教师”的初心使命。

甘做春泥,别样青春别样红

郭新丽是一名有着23年教龄的小学老师,也是一名19年“嫂龄”的军嫂。在从小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的郭新丽心中,正直、正义感和责任心是军人的代名词,解放军战士就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2004年,刚踏入教坛的郭新丽与军人丈夫喜结连理,从此,郭老师多了一个身份——军嫂。军嫂的爱情很甜,但有时候也很苦。丈夫常年在部队,聚少离多,独立照顾家庭和孩子成为生活中的第一个挑战。

面对孩子生病、老人住院等情况,为了不让丈夫分心,郭新丽把自己柔弱的肩膀变成三头六臂,起早贪黑、忙前忙后成为常态,她用无私的奉献,无悔的付出,支持丈夫在军中建功立业;在教学上,她用心浇灌每一棵幼苗,潜心钻研、精心施教,让平凡的课堂发挥非凡的力量,用执着和热血谱写着闪亮美丽的青春乐章。

因为懂得,所以值得。郭新丽逐渐成长为一个事事通、样样行的军嫂,独自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保障了整个家庭的正常运转,也为丈夫全身心地投入军队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勇挑重担,诠释奉献诠释爱

岁月的沉淀,让郭新丽的教育经验日益丰富。2013年,由于丈夫工作调动,郭新丽为爱远离家乡,来到江北新区六一小学,从此扎根乡村教育这片沃土。“一个军嫂半个兵”,面对全新的育人环境,郭新丽一头扛起家庭的责任,一头扛起教育的使命,时刻保持冲锋姿态,将部队的纪律作风带到教学上,孜孜不倦地经营着这份教育事业。

六一小学地处农村,班里许多孩子来自外来务工家庭,郭新丽觉得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日常除了教孩子们语文、劳动、道德与法治等科目知识,郭新丽会像妈妈一样去温暖、关爱他们,鼓励每一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她走进每个家庭,拉近和学生们之间的距离,并逐一了解孩子个性与特长,实行因材施教;面对家庭环境特殊的孩子,她尤为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当好他们的引路人;疫情期间,为了缓解居家学习的焦虑,她经常给孩子和家长打电话做心理疏导;作为党员教师,她还长期活跃在扶贫一线,带头捐款捐助、辅导功课,为贫困学子送去温暖和帮助……

“孩子们有时会叫我妈妈。”贴心的陪伴和关爱,郭新丽在孩子们心目中早已是妈妈一样的存在,她深切感受到身为教师的幸福感,也更加明白肩上的责任。

敬业奉献,撑起班级撑起家

都说女人能顶半天边,作为教师军嫂,同时还是一名班主任,郭新丽却要顶起整片天。早读、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课题管理、参加学习……郭新丽的各项工作周密忙碌却井然有序,她很少跟爱人提及自己肩上的重担,“没关系,你保卫大家,我守护小家,各自把岗位站好,就是给对方最大的支持。”

“做好自己就是对军属称号的不辜负。”多年来,郭新丽在教学上表现突出,她不断精进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努力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寻找时机趁势表扬,促其发光。同时发挥好学校国防教育品牌,在特色主题教育活动中,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增强国防意识。

多年来,班里的孩子收获了很多荣誉,郭新丽也先后获得江北新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但她更看重孩子们写的小卡片:“感恩您陪我长大,教我们人生的道理。”

平凡中的坚守,是军嫂对军人最长情的告白。“我虽不能加入军人的行列,但是守护军人的后方,让军人无后顾之忧,也一样是做贡献。”郭新丽坚守着“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的铮铮誓言,用青春和汗水谱写着人民教师的华彩乐章。

全媒体记者 韩正莲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霸王山传说”:民间文学里的非遗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3-03/24/002352.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