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依、幼有所扶 顶山托起民生“微幸福”
2023/3/31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顶山街道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一老一小”这一关乎千家万户百姓福祉的民生大事,倾力健全机制,用心做实保障,全面提升街道助老托幼服务能力水平,为推动顶山高质量发展夯实百姓幸福基础。
解困帮扶,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今年以来,顶山街道持续构建“三化”养老体系,加强阵地建设,以高质量指标为抓手,通过特殊困难群体排查行动与“宁安康”行动,织密助老保障线。截至目前,顶山街道共计发放救助资金7万余元,发放尊老金约4843人次37.7万元,政府购买项目辐射全街80周岁以上老年人2400余人;完善探访机制,周访关爱特殊空巢独居老人500余人次;协助链通承办失能险业务,有效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
顶山街道全面落实未成年人保障政策,推进困境儿童“四色”管理,以“一盘棋”打好分类保障组合拳,“一张网”兜底保障关爱全覆盖,“一对一”确保帮扶探访全方位,同时持续深化“6+N”保护服务机制。今年以来,街道共发放困境儿童保障金约14万元;组建“1+10+N”的志愿服务队,完成困境儿童走访评估148人次;开展政策宣讲及培训覆盖约200人次,让顶山的困境儿童生活有保障、困难有帮扶、心灵有关爱,用爱呵护祖国花朵的成长与未来。
精准关爱,强化协同服务供给
为切实提升“一老一小”服务关怀力度,精准聚焦问题难点的解决,顶山街道开设“未保联席会”“老龄议事厅”等,通过定制居民需求、服务、资源、问题“四清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力量,提供脉络支撑。
医疗护理服务是许多老人迫切需要帮助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顶山街道通过试点打造“健康小屋”,将专业的医疗、康复、护理服务送进社区,送到老人家中,用好时间银行与银发顾问的力量,提供政策解答、代办帮办事项、专业康复护理等服务。
李爷爷是住在吉庆社区一位高龄老人,因身体原因长期卧床在家,每日需要通过“鼻饲管”进食,这样专业护理设备的操作让家人犯了愁。在得知社区建设了“医养结合”特色健康小屋后,就立刻联系到了居家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专业医护上门操作,解决了一家的燃眉之急。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顶山街道依托未保工作站开创“顶顶护童”服务品牌,对辖区53名困境儿童全面开展走访评估、上门访视,将精准帮扶、未成年人发展性服务活动等落到实处。
困境儿童小华曾经因家庭原因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街道了解情况后,召开“未保联席会”链接社会志愿力量、慈善资源,通过“微心愿”帮助小华解决生活需求,并邀请他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如今,小华步入大学校园,不再沉默寡言,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人也自信了许多。不仅如此现在,小华现在也成为了未保服务队的一员,将自己得到的关爱与帮助继续传递下去。
代际融合,共绘老幼幸福底色
“爷爷,小树苗会长得跟我一样高嘛?”“这个是西红柿苗,不能种得太密哦!”“爷爷,我啥时候能吃到好吃的西红柿呀?”……
春暖花开,生机勃勃,顶山街道未保工作站正在开展“邻家小农—老助一小”特色活动。
2023年,顶山街道未保工作站提档升级,新打造“顶顶·奇趣花园”共享空间,通过招募组建了一支由小朋友和老年人携手参与的“顶顶护园队”,邀请有种植经验的老人担当种植指导员,而小朋友则化身为“小菜农”,在指导员的帮助下认识各种蔬菜、植物的成长过程,在体验中丰富种植知识,提升种植能力。接下来,“顶顶·奇趣花园”将继续开展老小共建等特色活动,让“顶顶护园队”参与“奇趣花园”的建设和长效管理,形成“一老一小”共融互爱格局。
为使顶山的代际互动更深入,顶山街道搭建社区“养老+助幼”一对一帮扶线下服务平台,精准匹配高龄独居老人和社区家庭儿童群体的需求与供给,鼓励大家以“家门口的100米”为主要范围,开展面对面的趣味活动、公益活动等,为老幼搭建同场、同频、同乐的桥梁,实现社区老龄化下的“双龄共养”新模式。
社区中也有许多这样的暖心情节:在南苑社区,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社区,敲开邻里大门,募集“百家米”,送给高龄独居老人;在龙虎巷社区,小朋友将亲手制作的花束送到高龄独居老人的手中,为他们送去第一缕春色;在金汤街社区,社区联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链接辖区学校、幼儿园,共同举办“耆乐融融”老年集体生日会特色活动,老幼一起共庆生日……
下一步,顶山街道将以“老小共融”“老小共乐”“老小共进”为目标,扩大多方参与,不断优化“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良好环境,以实打实的暖心举措,用心用情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通讯员 胡雪凌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