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3年09月01日
江北聚焦
上一版 下一版

释放制度创新效能 塑造开放发展优势 四年探路,南京片区11项成果被全国复制推广

2023/9/1

8月的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以下简称“南京片区”),处处涌动着改革创新的澎湃热潮。今年恰逢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南京片区也迎来设立挂牌四周年。

获批以来,南京片区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着力在现代产业发展、开放功能培育、创新要素汇聚等重点领域推进集成化、差异化改革,总体方案任务实施率达98%,累计形成190多项体现首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1项在全国复制推广,42项在全省复制推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蹚出一条新路。

紧扣制度创新 释放“磁场效应”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11项经验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搭建跨境直播服务贸易新场景”等4个案例被评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最佳实践案例……四年改革长跑,创新始终指引着南京片区前行的脚步。

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南京片区3项改革试点经验入选,其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创新”与“专利导航助力产业创新协同联动新模式”皆为知识产权领域的改革试点经验。

“我们把开展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与运营作为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的重要抓手,在全省首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模式,积极构建涵盖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仲裁调解等环节的知识产权闭环保护体系。”南京片区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解中小微企业融资之“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以“互联网+金融+知识产权”为特色,推出以企业知识产权和综合创新能力评价为核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协助企业获得融资金额超过300亿元,质押项数5000多项,服务企业超万家。

创新探索知识产权运用的更多“解法”,南京片区还联合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打造专利导航助力产业创新协同联动新模式,通过实施企业运营类、产业规划类和区域评价类专利导航项目,促进企业、产业和区域协同创新。

据了解,片区面向企业免费开放使用专利信息服务检索与分析系统,指导企业进行核心技术与关键环节的专利导航和布局,平均2-3天便可出具报告,帮助企业规避知识产权方面风险。

通过实施多层次专利导航,南京片区以创新为核心支撑的研创经济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截至目前,累计引育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6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400家。

“举一纲而万目张”,在促进要素资源开放共享方面,南京片区建成全省首个在海关指导下的生物医药集中监管平台,目前已为省内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等6个地区174家企业提供了风评服务,参评产品613种,通过率达92%;搭建“宁研通”公共服务平台,着力解决进口参比制剂一致性评价问题,目前已为长三角近20家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服务。其中,南京普恩瑞生物PDTX获批国内首家获得人遗资源保藏许可的肿瘤活组织生物样本库。

金陵海关驻江北办事处副主任郑欣介绍,通过建立企业咨询、风险评估、集中监管等“一站式”通关服务模式,可对多家企业的生物医药产品同时实施监管,出口低风险特殊物品的查验周期由原来的3天缩短至1天,实现“即报即检即放”,满足了企业的需求。

照亮研发之路 增强产业竞争力

走进南京生物医药谷,全国首个国家生物技术药物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正位于此,为企业提供全产业链、产品全寿命周期、全溯源链的计量测试服务,服务的产业链企业突破500家。

“针对片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我们探索了‘标准物质+测试方法+标准与技术规范’的技术路径,以及分类型梳理需求、阶段性跟踪的服务模式,致力于解决企业的测量难题。”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生物计量中心主任季红梅介绍,目前,中心填补了8项国家级生物特性量值标准的空白。

去年,片区内的一家专注细胞治疗的企业提出需求,希望对其程控降温仪开展专业水平的性能检测。中心拿出看家本领,对此研究出一套可靠的程控降温仪整体性能检测方案,为该公司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帮助他们实现生物样本低温保存。

产业是自贸试验区发展的重要依托,今年以来,南京已有4个1类创新药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获批数量在全国设区市中位列第一,其中2款来自南京片区药企及其相关企业,成功获批国内首款3CL靶点抗新冠创新药先诺欣、国内首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CAR-T产品,初步形成以新药研发、细胞与基因治疗为特色的生命健康现代产业体系。

“硬核”公共服务支撑,助推企业加速快跑。目前,南京片区拥有独角兽企业与培育独角兽企业近70家,其中集成电路和生命健康领域占比90%以上,国内集成电路设计十强企业有半数落户片区,全国排名前20的基因检测公司1/3在区内集聚。

在以创新密度高、研发投入大著称的集成电路产业,依托国际标准认证的集成电路开放实验室集群,全球一流的SaaS化EDA软硬件服务平台,以及全国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华东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EDA共享中心,南京片区加快构建集成电路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助推创新动能愈发强劲。

3月15日,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国家“芯火”双创平台链接全球服务入选。该平台围绕公共技术、人才培养、芯机联动构建专业化服务,建设涵盖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全产业要素的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撑近600种芯片产品的研发创新。

聚焦自由便利 促进开放水平提升

前不久,“中国制造网外贸电商平台业务”通过国家网信办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成为跨境电商领域全国首个数据合规出境案例,为促进跨境电商行业安全健康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引,为加强和改进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近年来,南京片区上线全国首个自贸协定惠企“一键通”平台,实现关税优惠一键查询、原产地规则一键判定,注册企业已经突破9000家;落地江苏海事局政务中心、船员考试中心等机构,实行诚信海轮“直进直靠、直离直出”的运输保障模式。积极拓展通关一体化模式“二手车”出口业务,“二手车”出口创汇较2021年增长729.2%。

去年底,国务院批复南京市开展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作为省内唯一叠加“服开+自贸”双开放战略的城市,南京正加快推动相关重要政策和应用场景落地,南京片区也以此为契机,在助力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提升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不断探索。

坐标溧水直播电商产业基地,主播用流利的英语通过社交平台向外国消费者直播带货已成为常态。据了解,溧水直播基地与南京片区搭建了“跨境直播服务贸易”新场景,推出“跨境品牌+国内数字化赋能”发展路径,该项目获评国务院服贸创新试点最佳案例。

把目光转回南京片区的未迟智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王安霞正忙于讨论海外业务。“今年下半年,AdWeb全球站产品海外版将上线,拓展欧美市场,服务更多客户。”她说,经过持续打磨,公司自研的Ad Web全球站具备多语言、多货币、多平台、多渠道的特点,可以帮助企业轻松建设出海数字商业基础设施。

今年1月,省商务厅发布第一批数字贸易创新案例,南京未迟智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在跨电平台服务领域的案例《基于数据智能决策的Ad Web全球站在工业品出海中的全链路解决方案》入选。

迈进数字贸易的“新赛道”,南京片区积极探索开放新模式、新业态,持续开展数字贸易制度型创新探索,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

2022年,在调研分析47家跨境企业需求时,片区发现企业在物流、海外仓、境外开店及融资方面存在新需求。为此,江北新区(自贸试验区)联动相关单位,升级打造江北新区跨境贸易数字公共服务平台。

目前,该平台汇聚国际物流及海外仓企业近10家,覆盖亚洲、欧洲、美洲等海陆空线路及各类仓储功能,并集成亚马逊等10余家电商平台,提供从网络开店、运营服务、独立站开设、VAT申报到营销推广的一站式网络电商服务平台等相关服务资源。

下一步,南京片区将充分用好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等多重开放战略叠加优势,努力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数字贸易创新发展、跨境数据有序流动、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首创性、引领性、集成化、高质量的制度创新成果,为经济发展赋能增效,在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过程中贡献更多“南京经验”。 许诺 新区轩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3-09/01/004180.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