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3年12月01日
江北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国内首例! 克隆马关无角山羊六合诞生

2023/12/1

本报讯 近日,江苏省农科院六合动物科学基地羊种质资源库发生了一件趣事,一只毛色纯白的母山羊产下一只乌黑发亮的小羊羔,这只独特的小黑羊不简单,它是江苏省农科院利用克隆技术获得的国内首例克隆马关无角山羊。小黑羊出生体重4.82公斤,健康壮硕,活泼可爱。

马关无角山羊原产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具有繁殖率高、性成熟早、肉质细嫩、性情温顺、抗逆性强等特点。“许多地方特色畜禽品种受环境变化及外来品种杂交等因素影响,保存情况不容乐观,马关无角山羊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其种群数量逐渐萎缩,目前处于濒危状态。”江苏省农科院牛羊遗传改良与健康养殖创新团队负责人王慧利介绍。

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有效挽救,是马关无角山羊以及国内其他濒危畜禽种质资源亟待解决的难题。据介绍,保护濒危畜禽种质资源主要有活体保存和遗传物质保存两种方式,其中遗传物质保存包括体细胞、精子、卵子、胚胎等冷冻保存,可以有效克服活体保存成本较高、受疫病影响较大等不足,实现种质资源的长久保存,再结合体细胞克隆、胚胎移植等技术,可以在需要时实现种质资源的活体恢复。

“大家都知道1997年诞生的克隆羊多莉是世界首只克隆哺乳动物,在此之后,大约20个物种被陆续克隆出来。”王慧利告诉记者,体细胞克隆技术对操作要求高、流程复杂,要经历体细胞分离培养、受体卵子成熟、体细胞核移植、克隆胚胎融合、受体胚胎移植及妊娠产仔等过程。“马关无角山羊属于濒危品种,挽救性保护时间紧迫,我们便采用了较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

受“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农业反刍动物珍稀濒危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项目和江苏省科技资源(农业种质)统筹服务平台资助,江苏省农科院与贵州大学合作,进行马关无角山羊的克隆。这次合作中,贵州大学团队负责采集马关无角山羊耳朵成纤维细胞,江苏省农科院团队负责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制备马关无角山羊克隆胚胎,再将克隆胚胎移植到受体山羊输卵管中,不经有性生殖途径,仅用体细胞,成功获得克隆马关无角山羊。

“此次克隆不仅是针对马关无角山羊的抢救性保护,也是为未来更多濒危动物保护提供技术支撑,类似技术还将用于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其他濒危牛羊品种的保护。我们希望将克隆技术与常规保种技术结合,构建完善的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体系。”王慧利表示。

张宣 杨易臻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新江北报》拍了拍你,邀你约个“订”…… 2024年征订工作火热进行时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3-12/01/005201.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