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新区加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出五大实招
2024/1/9
本报讯 近日,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向南京江北新区行政审批局赠送一面印有“忠于职守 热忱服务”的锦旗,对行政审批局2023年在该企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2023年,行政审批局深入贯彻《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相关工作任务,加大改革力度,更快更好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积极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实现“拿地即开工”常态化。将改革范围扩大至产业类项目,加大项目储备,建立定期调度机制,持续跟踪推进。2023年重点聚焦重大产业项目,通过提前梳理、加强对接、主动服务,海鲸绿色软胶囊及高端制剂产业化智能厂房、高芯科谷·生物医药产业转化基地项目等符合条件的重大产业项目在拿到土地成交确认书后仅半日就取得了施工许可证,实现“拿地即开工”。
大力推行“桩基先行”改革。建设单位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是否单独发包基坑支护工程、桩基础工程等,并按照施工许可要求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2023年累计发放“桩基先行”施工许可证34张。
深化区域评估改革。积极推进区域评估成果生成及入库工作,将新区既有区域评估成果全部纳入“南京市区域评估成果数据库”,推动区域评估“成果清单”应用;制定区域评估实施计划,根据《南京市区域评估成果生成和应用指南(2023年版)》,按照“聚焦重点、分类划定、分批实施”的原则,制定《江北新区区域评估实施计划》,并加强政策培训宣贯,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施效能;进一步扩展区域评估范围及应用,完成南京生物医药谷西片区及南京高新区(南京北站枢纽经济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新材料科技园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及文物资源区域评估,形成水土保持、地质灾害及压覆矿产等区域评估事项应用案例200个。
推行“告知承诺制”“多评合一”改革。将项目“告知承诺制”实施范围扩大为新区所有符合条件的工程建设项目,2023年发放施工许可、环评、水土保持等告知承诺许可共计57件。推进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许可事项的“多评合一”改革,培育“多评合一”案例2件。
深化“定制化清单”审批服务模式。在前期实践基础上,常态化应用至重点产业项目前期手续推进中。同时,进一步探索推行“拿地即开工定制化清单”,以获得土地及项目开工建设为时间目标,采取专班推进服务模式,梳理关键节点、事项和流程,为项目量身定制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的专属审批报建清单和需要帮办的问题清单,最大程度为项目节约手续办理时间,助力项目“拿地即开工”。
通讯员 钱蓉 顾均明 朱兆华
全媒体记者 杨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