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小学音乐教研活动 在浦口外校举行
2024/5/24
5月16日下午,南京市小学音乐教研活动在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顺利举行,此次活动围绕南京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具身体验的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阶段研究汇报展开,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办,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承办,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江北新区小学音乐“陈萍名师工作室”协办。
活动伊始,课题主持人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江北新区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京市音乐学科带头人陈萍做了题为《做有“艺思”音乐课》微型报告。陈萍简要汇报了课题研究的进展,同时结合当天两节研究课,以课题关键词为中心,从单元主题、大观念、单元架构和实施路径、单元设计理念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指出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强调这些问题正是一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边界,也是推动教师不断寻求解决方案和资源的动力。
接下来是两节研讨课展示。浦口外国语学校王晓娟执教的是重组单元《快乐的小池塘》第一课时。围绕“音乐是一种语言,可以表现有趣的形象和故事”这一符合第一学段学情特点的大观念,以“具身体验、趣味唱游、编创表演小小音乐剧”等多元形式为实施路径,让学生在充满夏日氛围的情境中主动参与“池塘音乐会”,感受音乐的快乐。
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的李镝执教的是《草原赞歌》一课。本课是自主重构单元《走进马背上的民族》的第三课时,创设那达慕大会情境并以蒙古族马背文化为主线,学生们在听、唱、动的综合性音乐学习中,身体与音乐紧密结合,具身体验着蒙古族歌曲独特风格特征和丰富情感表现内涵。
研讨课后,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育管理部副部长、区音乐研训员姜旻作了《“关注生命 唤醒课堂”——基于具身体验的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的专题讲座。姜老师围绕情境支持、以生为本、固本培元、精准定位、聚焦场域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要将学习的动力植入学习者的“五感”之中、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习者手中、让音乐贯穿于教学始终、把目标达成作为素养形成的载体、把具身体验融入音乐课堂、教学、场景美学的构建之中,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最后,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叶军做出总结,对两节音乐课给予了高度指导。叶军充分肯定了课题的研究价值,不断地去体验、解决并纠正错误,生成未知的情况即为具身体验真正意义。同时叶军也点出目前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将具身体验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落地转化,进而解决当下和未来与学科相关的问题,这值得每一位音乐教师深思和实践。
课题研究是教科研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汇聚经验、积淀成果、促进成长的重要方式,也是助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一线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能力,也为音乐同行搭建了一个良好学习的交流平台。张容嘉 杨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