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4年08月02日
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中暑莫大意 哪些人群最容易中暑?

2024/8/2

高温天气容易造成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变,引起中暑。根据临床症状,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症中暑。

哪些人群最容易中暑?

1.老年人和儿童,特别是需要看护人的婴幼儿。

2.慢性病患者,尤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长期服用某类药物的人。

3. 近期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精神高度紧张的人群。

4. 长时间户外作业、高温环境进行重体力劳动、高强度体育运动的人员,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绿化工人、外卖员、快递员、运动员、户外体育锻炼人员等。

中暑了该怎么办?

第一:脱离中暑环境; 第二:拨打“120”急救电话; 第三:力所能及进行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简单来说就是:立即将中暑者搬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通风阴凉处平卧休息,用冷水、风扇等进行降温散热处理,并密切观察患者状态,若患者清醒,没有恶心呕吐,可以喂其喝淡盐水或者运动饮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如何预防中暑?

1.及时补水。高温夏季建议少量多次补充淡盐水,不要等到口渴时再饮水。

2.合理规划行程。高温天气应减少户外活动时间,特别是正午高热时段。出门后若感到大汗淋漓、胸闷气短,请迅速进入商场、超市等凉爽的公共场所进行避暑降温。

3.出门做好防晒。出门选择轻薄、宽松、浅色的衣服,佩戴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尽可能选择阴凉处行走或活动,避免太阳直晒。

4.尽量待在凉爽室内。当气温超过32℃时,建议开启空调降温。室内温度也不宜太低,以26℃左右为宜。

5.避免将儿童单独留在车里,不要在车内睡觉。室外车内容易迅速升温,滞留在车内的人员极容易发生重度中暑,危及生命。

6.多关注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时刻留意他们的健康状况,出现胸闷、恶心、大量出汗、脸色苍白等中暑症状,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进行降温、补水,若体温过高,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中暑非小事,以上降温防暑措施你都学会了吗?

高登风

上一条:江浦: 童心义卖汇善举 商圈服务暖人心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4-08/02/007066.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