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化大餐” 葛塘送到百姓“家门口”
2024/8/2
文化的力量如汩汩清泉,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文明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近年来,葛塘街道通过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立并初步形成了葛塘群众文化发展工作机制,挖掘了一批优秀文艺节目,培育了一批民间文化力量,引进并整合非遗资源,广泛开展聚人气、接地气的文明实践活动,让优质的文化资源变成“灌溉”基层文化的“源头活水”。
在“育”上下功夫,完善文化文艺扶持机制
2023年,葛塘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阵地打造的居民文艺展演大舞台“民星大舞台”,把舞台让给群众,把话筒交给群众,让群众变为舞台演员。
自“民星大舞台”开办以来,辖区居民的文艺细胞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很多文艺爱好者纷纷踊跃报名。“民星”来自民众,他们自告奋勇、自得其乐,或唱歌,或跳舞,或走秀,或演奏器乐,展现出不俗的文娱才艺。“民星大舞台”重在接地气、送服务,通过开展月度赛、季度赛、年度赛,挖掘一批优秀文艺节目,发现培养评选多名文艺“民星”,并以公益巡回演出形式回馈居民,利用晚间或周末时间,广泛组织开展以文艺演出、歌舞曲艺专场为主要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文艺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演出就在家附近,精彩的节目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居民刘奶奶是“民星大舞台”的忠实粉丝,每次演出她都带着孩子前来观看。
此外,街道还特邀新区文化馆专家团队对“民星大舞台”表演作品进行了专业辅导,提高团队、节目水平,培育了一个个葛塘本土优质文化节目,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现有文化资源不够丰富的难题。“街道首先要练好内功,持续挖掘本土文化,培养本土文化人才,创作出更多老百姓爱看的作品;其次要积极开拓优质文化资源,密切对接省市文化资源。”街道宣传统战委员顾海说道。
在“引”上做文章,挖掘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
在葛塘,非遗文化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着这片土地,也点亮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市非遗项目葛塘“三花”深受群众喜爱,在各种节日舞台上都有它的身影。在进一步挖掘本土丰富的非遗文化内涵的同时,街道成功引进太极拳、南京白局等优秀非遗项目,积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惠民活动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宣传展示体验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葛塘积极为非遗搭建形式多样的舞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传统节日深度融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在传统节日开展非遗文化展演、节庆等多种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仅为传统节日注入更多文化底蕴与内涵,也让非遗项目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市民朋友带来了别具韵味的文化体验。同时,开展非遗公益培训活动,以暑期公益课堂为载体,依托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设南京白局非遗课堂,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萌芽生长,为非遗传承注入青少年力量。
街道也将不断丰富非遗内涵,创新艺术表现形式,拓展传播渠道,把非遗融入到街道各种宣传活动中,多途径展示非遗魅力,让群众在家门口体验非遗文化、学习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文化。
在“链”上齐发力,让更多人与优质文化资源相遇
在南京市“点亮星夜”文明实践晚间活动安排发布暨“老青同献艺 文明薪火传”葛塘街道“民星大舞台”活动演出中,市“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获奖节目、江北新区交警支队带来的小品《追悔莫及》,用幽默诙谐的角色、亲近朴实的方言,让群众深刻认识到各种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引导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在品尝文化大餐的同时,将道路交通安全牢记心间。
街道积极链接优质资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争取上级优秀文艺节目,专业科普活动等,让更多居民有机会近距离品味文化大餐,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畅享美好生活。今年暑期期间,街道链接专家机构、科普团队等资源,推出假期科学实践活动,面向辖区青少年开展各类科普教育活动,让小朋友们亲近科学、走进科学,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下一步,街道将深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让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加大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通过向一线下沉、向群众聚焦,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