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顽童”校长
2024/8/16
江北新区七里河中学七(1)班 张桐
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宽敞的操场还是狭长的平台,总能看到一个瘦瘦高高的老先生,他异常活跃,时而与同学们交谈,时而与同学们奔跑,时而与同学们踢球……玩得大汗淋漓,玩得不亦乐乎。你根本想不到,这位活力四射的“老顽童”,竟是我们学校的校长!
校长姓芮,名火才,一个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多年的教育家。他的脸上虽然堆着些皱纹,不过给人感觉却是经常开怀大笑所致。的确,校长的脸上总是有着天然和善的笑容,两颗门牙时常显露出来,让人倍感亲切。校长差不多一米八的个头,饱满的头顶上光溜溜的,每当阳光照射过来,就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但四周的头发却乌黑浓密,他站在你面前,如同一棵高大挺拔的青松。他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却无法遮挡眼镜后面那道睿智的目光,给人一种精神抖擞的印象。
校长作为教育领域里的行家里手,拥有四十多年的教育生涯,荣誉满身。想象中,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通常只会在学校重大场合中偶尔露露面,给人一种高高在上、难以接近的感觉。但芮校长却截然不同,脸上总是洋溢着调皮的笑容,他经常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学校的某一个角落,仿佛会轻功一般,不仅能和所有同学打成一片,还经常和我们一起运动。
每次与校长运动,我们不敢有半点疏忽,虽然校长身长七尺有余,年轻时必定是一位铁打的硬汉,可现在毕竟已是年过花甲的老先生了,但越是小心就越容易出现意外,有一次踢足球,G同学没来得及刹住脚,冷不丁使出一大脚,足球直奔校长而去,躲避显然来不及,我下意识地捂住双眼……只听见沉闷的“梆”的一声,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我心有余悸地挪开双手,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校长跟前,此时的阳光格外刺眼,我看不清芮校长的脸庞,小心翼翼地问道:“校长,您没事吧?”校长干脆利落地吐出两个字:“没事!”他转过身来,已经戴上被砸落的眼镜,又回到先前活力满满的状态。“张桐,你先回去防守。”说罢,他带球绝尘而去,留下我一个人愣在原地。当时我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此乃神人也!”
校长的与众不同,有时候也令我对他的职业生涯充满好奇。我曾在网上搜索过校长资料,具体内容已渐渐忘却,唯有校长年轻时拍的一张彩色照片深深印在脑海里。那是一张蓝底照片,校长当时还是个白净清秀的年轻人,梳着侧分头,笑容满面,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虽然岁月已经在他脸上刻下了痕迹,但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那份活力与激情。有一次下大雪,学校组织同学们打雪仗,我正在雪地里手持雪球,四处张望,搜寻目标,突然身后飞来一个大雪球正中我的脊梁。我回头一看,竟是校长“杰作”!他脸上的皱纹在那一刻顿时全部舒展开来,紧接着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梳着侧分头、长相清秀的年轻人,看样子最多大我五岁,正开怀大笑……
校长的教学理念先进而独特,他提出“让学校适应学生”的办学理念,关注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主张学生从心所欲的同时,也要遵守基本的规矩。在日常管理上,校长拒绝“内卷”,他要求老师们聚焦课堂,严控作业量,让学生在校就可以完成大部分作业,回家后便可以自由支配时间。我小学的几位同窗好友听了我对芮校长理念的描述,羡慕不已,不时哀号道:“我要转学!转学!”每当这时,我都会笑而不语。不过我心里知道,校长为我们争取的这份自由与空间,是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着想,让我们拥有充足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我们就能比同龄人多一份思想上的成熟与独立。我非常佩服校长敢为人先的教育理念。
校长不仅备受我们学生的喜爱,同时也是很多家长的微信好友,他没有任何领导的架子。有一次我在翻看妈妈的手机时,发现了芮校长的微信昵称是“柴火”,名如其人,低调而又温暖。但在我看来,芮校长并非一堆简单的供人取暖的柴火,而是一支不灭的火炬,他在黑夜中为我们指引方向,照亮前行的道路。正如校长在接受采访时所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内心深处的教育理想在驱使着我。”我认为,“某种意义”便是校长对教育的一腔热血和坚定信念,校长就是我学习之路上那支永不熄灭的火炬。
这就是我们的“老顽童”校长,一个充满活力与智慧的人,一个乐于与学生打成一片的人。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前提,教育的真谛就是一趟接一趟地去唤醒、激发学生内在成长动力的生命之旅。 指导老师:俞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