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引擎,动能澎湃 六合经济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4/8/27
日前,位于六合经济开发区的兰精(南京)纤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年产40000吨的天丝™莫代尔,绿色生态纤维素纤维生产线正满负荷生产,这是该公司向“绿”而行的全新生产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六合积极推动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以提升产业发展能级为重点,深挖产业内在发展潜力,不断固链延链强链,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不断涌现,集群规模持续壮大,为地区经济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每一根纤维
都在向“零碳”奋进
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作为兼具带动经济增长和应对环境问题双重属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
作为六合区“3+1”创新型产业集群,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专班重点关注的企业,兰精(南京)公司积极探索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途径,联合上下游等相关方一起深耕绿色、低碳、循环技术。
此次投产的天丝™莫代尔纤维线与改造前的粘胶纤维线相比,单位产值碳排放大幅减少,碳排放强度与2020年相比,减少42%左右,与此同时,企业还通过“加法效应”,以绿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产品供应链的优势也变得显而易见。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在兰精,每一袋天丝™莫代尔纤维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来源可追溯到每一片被全球可持续发展评级机构FSC认证的可再生树林。“我们的产品是可追溯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我们的产品达到零碳的那种标准。”兰精(南京)公司副总经理魏云珍介绍,企业将乘势而上,实现产业的扩张,提高莫代尔纤维的各项性能,灵活应对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每一个产品都有“自主”技术
和兰精(南京)公司一样繁忙的生产线,还有位于雄州街道的蓝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设备高速运转,工人穿梭忙碌,赶订单、抓生产,客户来访络绎不绝,处处皆是全力以赴冲刺的火热场景。
围绕创新六合注重研发投入,推动节能环保新材料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今年4月,蓝深集团与西班牙泵厂签订了26台低压500KW卧式潜水轴流泵销售订单。“时间急、要求高、任务重,我们严格按客户需求,秉承精益制造。”蓝深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据西班牙项目现场使用场景对该批大型低压卧式潜水轴流泵完成定制化的设计与生产。此举正是蓝深集团实施全球化战略,拓展海外市场迈出的有力步伐。
从生产单一的水泵到实现产品多元化,从一个普通的水泵厂到行业龙头企业,从与国外著名厂家合作生产国内第一台潜水排污泵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70多件国家专利。如今,蓝深集团已拥有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一级等多个资质平台,实现了向设备总包、设备工程一体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不久前,蓝深集团再获殊荣,获评“2023年度供排水装备领域领先企业”。作为老牌环保装备企业,蓝深集团一直坚守“绿色”初心,对行业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认知。
每一台设备都是效能的提升
去年,六合区“小巨人”企业再添新军,南京久鼎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这家企业产品应用广泛,为全国近90%的汽车厂提供大量技术先进的环境模拟实验室,承担设计并建设了国产大飞机C919整飞机气候环境试验室项目等多个国家重点项目……久鼎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业绩。从民用工程到大国重器,久鼎环境在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等方面,均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一家专注于大型低温冷冻设备生产及环境模拟工程施工的高新技术企业,久鼎深耕低温冷冻行业20余年。其产品系列完善,可靠精准,冷冻设备温度范围可达-85~+32℃,广泛服务于医药、化工、食品、新能源等领域。
近期,久鼎生产的降膜机组,因使用高效率的换热器、冷凝器和压缩机,整体用电能耗降低,能达到二级能效。据久鼎环境副总经理马群介绍,久鼎已逐步建成智能化制造工厂,并配备了一系列现代化设备,顺利实现了生产流程智能化、专业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就是做好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的组合,尤其要抓好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久鼎环境副总经理马群说。
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链是六合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一,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这条产业链在六合蓬勃发展,为经济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强大支撑,为六合区高质量发展装上“绿智引擎”。
陆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