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4年08月30日
街区
上一版 下一版

产业强街 富民强村 冶山街道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2024/8/30

初秋时的冶山街道白云山社区,整洁的道路在村庄蜿蜒伸展;镶嵌在村中的休闲广场,健身器材、休闲步道、景观小品一应俱全;田野里青葱的茶园、碧绿的稻田散发着勃勃生机……一幅幅乡村新画卷跃然眼前。

近年来,白云山社区坚持以集体经济发展为中心,不断蹚新路、抓机遇、促发展,走出一条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新路子。

因地制宜 “绿叶子”变成“金叶子

白云山社区位于冶山街道西南部,境内低山、高坡、塘坝、小型水库错落有致,形成了山水相依的田园画卷。

当地经济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但白云山社区属江淮分水岭丘陵地区,有些坡地不适宜种植水稻等传统农作物。于是,多年前,社区因地制宜在贫瘠山坡上尝试种植茶树,效果非常好,2016年便开始采茶制茶并对外销售了。“目前社区茶园近80亩,年产茶叶500斤左右,不仅每年能够为社区集体经济带来近50万元的收入,而且有效带动了周边100余人就近就业。”白云山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步军介绍道。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白云山社区坚持以落实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深化拓展“支部+公司”发展模式,社区全资注册成立村办企业南京绿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杨步军说,目前公司主要以茶叶及农产品经营销售为主,后期还将探索劳务经济,承担社区人居环境社会化服务,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精准发力 “闲置地”带来“好收成”

驱车行驶在白云山社区黄四路,沿途会经过两条延绵数里的“绿色长廊”。长势茂盛的“致富豆”铺满“长廊”,绿油油的叶片下,一串串绿莹莹、沉甸甸的豆荚缀挂在枝干上。

殊不知,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树杂草丛生的渡槽,不仅不利于灌溉,而且影响村容村貌。于是,社区结合美丽乡村打造,清理了渡槽埂上的杂树杂草,种上了百日菊和格桑花,既使整体环境得到了提升,又解决了群众通过渡槽翻水灌溉的难题。

“如何才能既美化环境,又壮大集体经济呢?”近年来,社区为了让土地发挥更大价值,先后对黄四路沿线两条翻水渡槽和周边约30亩闲置土地进行整理,通过种植黄豆、芝麻、玉米等农作物,在优化人居环境的同时,每年还能为集体增收8万元。

不仅如此,社区还积极摸清家底、变“废”为“宝”,通过宣传推介,持续唤醒闲置房屋、水面、林果等乡村沉睡资源,通过发包租赁、自主经营等方式,每年将有效带动集体经济增收近30万元。

反哺民生 “优服务”铺就“幸福路”

走进南京市六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随处可见成熟的瓜果缀满枝头、嫩绿的蔬菜铺满地面。工人们穿梭在一排排瓜架间,采摘、装车、运输,忙得不亦乐乎。

蔬菜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守好“菜篮子”是一项关乎民生福祉的大事,为全面提升“菜篮子”稳产保供能力,今年6月,位于白云山社区的近300亩标准化菜地建设项目已全面完工,有效解决了项目区内存在灌溉、排水、运输等的实际问题。

“‘优服务’不但要服务好辖区内的企业发展,也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目前,社区道路“户户通”、路灯亮化、无害化户厕改造、污水管网接户、垃圾直收直运等已实现全覆盖;先后完成耕地质量提升6000余亩,建成村级翻水泵站1座,渠道2000余米;建成美丽乡村宜居村14个……农村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农业生产设施配套得到了较大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居民的好福利,离不开集体经济的好收益。有了不断壮大的集体经济作“后盾”,白云山社区为民办实事也更有了底气。下一步,社区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居民群众增收致富,持续奏响乡村“振兴曲”,铺就群众“幸福路”。

来源:冶山街道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星甸街道 环境整治再发力 提升乡村新“颜值”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4-08/30/007407.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