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4年09月20日
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盘城街道 呵护“一米高度” 打造儿童友好社区

2024/9/20

儿童是城市未来的主人,衡量一座城市的温度,“儿童友好”是关键词之一。近年来,盘城街道高度重视儿童友好城社区建设工作,以“1米高度”看社区,融入儿童友好理念,提升社区规划建设品质,让城市社区变得更有温度、更具活力。 本报观察员 韩正莲

聆听“一米声音”,汇聚儿童力量

“我想要一间魔法书屋,能变出我想看的图书!”“我想在小区里建一座儿童乐园!”“小区空地如果能种花种菜就好了。”……在盘城街道江北社区“儿童议事会”上,孩子们以“小小发言人”的身份,从小区设施改造、社区文化活动等方面提出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建议,你一言我一语地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大智慧”,还纷纷拿起画笔,将他们心中的理想社区描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今年以来,江北社区从儿童视角出发,招募25位社区儿童组建了“江小桃”小小民生观察团,积极鼓励、定期召集孩子们担起社区“小主人”角色,共同商讨涉及儿童成长的“关键小事”,让儿童的意见建议被倾听、尊重、采纳,并将切实可行的建议融入社区发展规划中。

在盘城街道,儿童不仅是社区的受益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截至目前,江北社区小小民生观察团共计开展10次观察活动,先后完成了儿童友好地图绘制、楼道乐园、昆虫旅馆、微型建筑展馆、魔法书屋等项目建设。此外,社区还创新提出“成长存折”计划,鼓励孩子们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获取“桃桃币”兑换爱心捐助物资,引导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并培养小主人翁意识。

社区发展需要看见儿童需要,倾听儿童声音,也要尊重儿童想法。社区还将“三尺讲台”搬到了居民“家门口”,为孩子们搭建起一个增长见识、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策划开展的“CityWalk”项目,先后走进“遇见博物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服务人次超2000人次;每到寒暑假,街道各社区更是“围着孩子转”,丰富的课外学习和文化生活,大大提升了儿童服务水平,让“儿童友好社区”多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不断擦亮儿童成长新底色。

聚焦“一米高度”,打造特色空间

郁郁葱葱的树木、造型灵动的星星、生动可爱的“魔法公主”……近日,在江北社区,一座色彩斑斓的“魔法书屋”吸引了不少居民围观,这是一座由闲置核酸小屋改造而成的阅读空间,外墙彩绘都是由社区孩子们共同参与绘制的,书屋里设有阅读区、休息区、爱心捐赠区等,布置简单、温馨。

“这棵小苗又长出来两个新叶。”“我们明天需要给花园浇浇水了”……最近,盘龙山庄小区的孩子们放学后有了一个新的集合点——社区“轮胎花园”。花园里有孩子们亲手规划种植的一棵棵菜苗,既承载着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成为了他们彼此之间友谊的见证……

从儿童视角出发,在社区规划建设中融入儿童友好理念,让社区变得更有温度、更具活力,这些都只是盘城街道探索建设儿童友好社区的一个缩影。盘城街道不断通过“拓空间、优环境、促参与”等有力措施,稳步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今年以来,社区充分链接各类资源,围绕儿童安全出行、自由玩耍、健康学习等方面需求,增设安全、多样的儿童游乐设施;在幼儿园门口设置儿童斑马线、儿童专属停车场,丰富了儿童的生活与实践空间;与辖区幼儿园共同开辟“一米菜园”,让孩子亲手丈量花园设计图,进行育苗播种和浇水维护;建立由共建单位党员、教师、青年大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不定期开展文明习惯、防溺水、急救知识、交通安全等专业讲座,共同护航儿童健康成长。

社区适儿化改造项目持续推进中,“小小民生观察团”“小小社区网格员”正为基层治理发光发热;公益暑托班圆满结营,大大缓解职工家庭未成年人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为辖区内困境儿童建立关爱信息库,关爱行动稳步开展……“儿童友好”理念正逐步渗入到社区的每个角落,随着更多儿童友好活动场所的落成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多项实实在在的举措让社区变得更加温暖、更具活力。

守护“一米温度”,提升公共服务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成为不少自身资源有限社区的共同选择。街道统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幼儿园、卫生院、新华书店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资源,为儿童友好社区建立提供人力、物力、场地支持,并结合入户走访、协商交流等形式梳理“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建设“南风课堂”和“悦享童年”两个共建品牌,在全街上下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联动、教育主导、社会参与的儿童友好社区新格局。

“在社区持续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既能让孩子参与到社区工作中来,让他们自身不断成长,也能促进家庭中亲子关系更加融洽。”盘龙山庄居民李静表示,江北社区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以来,也带动了大人们俯下身子,体验“一米高度”看世界,社区把儿童喜爱的元素落地在小区各个生活场景里,沉浸式的儿童友好互动空间,形成一张友好空间网,多点多面为辖区儿童服务,深得居民和小朋友们的喜爱。

作为儿童友好城市概念的延伸,儿童友好社区内涵丰富,不仅要提供满足儿童需要的文娱体育设施、教育空间,更着眼于推动孩子们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社会实践,终极目标是为了让儿童生存环境更友好。盘城街道聚焦儿童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五大友好”,坚持以儿童需求为导向,持续夯实硬基础、优化软服务。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是一扇窗口,投射出一座城市对儿童的关怀、爱护。据了解,下一步,盘城街道将继续深化儿童友好理念,创造更加包容、温馨、友好的儿童成长环境,让儿童透过“1米视角”感知城市友好,让每一个孩子从儿童友好社区出发,像小鸟一样飞得更高更远。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4-09/20/007627.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