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4年10月18日
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柳洲东路分校 让每个人都成长为自己最好的样子

2024/10/18

劳动基地让校园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快乐;以“三磨两上”磨砺课堂,促课堂实效与学生素养双提升;学生作为“食客”,自主“选餐”,趣味作业助力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作为南京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单位和南京市“双减”示范创建学校,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柳洲东路分校始终秉持“让每个人都成长为自己最好的样子”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五育融合”特色教育路径,走稳“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办学之路。

食农教育“种”出好孩子

走进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柳洲东路分校“东篱”劳动基地,仿佛踏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小世界,这里不仅是自然的乐园,更是心灵与智慧共同成长的沃土。

“在我们学校,劳动教育绝非儿戏,它是我们育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它。”杨家仓校长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绝非空谈,并将其深深根植于校园的每一寸土地与每一次实践之中。“这些同学们亲手栽种的蔬菜,最终或将由同学们自己加工成美味佳肴,或将作为义卖品换取善款,去帮助有需要的人。那份从心底涌出的成就感与自豪感,能让同学们真正领悟到劳动的可贵与价值。”学校不断探索和丰富食农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从播种、收获、义卖、创作等多角度形成课程闭环,使学生参与到劳动实践的每一环。

“三步走”推动教师成长

一直以来,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柳洲东路分校将教师成长视为学校发展的基石。学校从实际出发,制定出通过主题研修确保国家课程科学实施、利用课例研修推进学科教学提质增效、开展校际联动帮扶年轻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成长“三步走”方针。

一磨、一上、二磨、二上、三磨……课例研修作为“三步走”方针的重要一环,如今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常态化工作。每学期伊始,学校教科室都会根据学情、校情制定学期研修主题,从确定研修篇目、研修时间、研修地点到学科组老师全程参与课例研修、跟进研修进度……环环相扣,有序高效,扎扎实实提升课堂实效。在这样的创新机制下,年轻教师收获颇丰,“入职一年以来,我已经上过三次研修课。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不再慌乱,在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中,我确实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

“作业大餐”让学子“营养均衡”

如何精准把控作业的“量”和“质”之间的平衡?学校在“减量不应‘一刀切’”的原则下,赋予学生们自主选择的权利。“今日我当家”“我给爸妈做道菜”“妈妈,我想对你说”“微型课本剧创编”“我带爸妈去旅行”……一项项充满温度”作业,不仅让学生们在体验和感悟中更加了解周围的世界,也在无形中拉近了校与家的距离。

同时,流光溢彩的社团文化也充实着每一个学生的生活。近年来,学校开设的各类社团多达47个,其中,花样跳绳、羽毛球、足球、田径等社团在省、市、区级各类比赛中斩获奖项多达百余次。暑假刚刚结束的南京市阳光体育羽毛球赛上,学校羽毛球队连续第五年获得一等奖;近日,学校电子科技社团三名同学代表南京市中学生队参加了省科创大赛,取得了一金二银的优异成绩……荣誉不仅是学生个人才华的展现,更是学校注重全面发展、鼓励创新思维的教育理念结出的硕果。

春风化雨,桃李峥嵘。今年是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柳洲东路分校办学的第十年,这里的每一位老师、每一名同学甚至每一片叶子、每一颗果实、每一只小动物,都在共同编织着一个关于成长、关于爱、关于劳动之美的动人故事。

未来,学校将继续“向着美好出发”,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全人”的办学宗旨,努力探索出一条“五育融合”的素质教育“柳洲东路范式”。 朱葛嫣然 岳明珍 陈佳丽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琅小柳洲东路分校 举行区级体适能专项教研活动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4-10/18/007816.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