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聚焦四提升” 新区打造百姓“家门口”的社区医院
2024/10/18
近年来,南京江北新区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投入,多措并举有效提升了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为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让百姓更愿意走进“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享受基层医改所取得的发展成果,江北新区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升服务满意度”为目标,聚焦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取得一定成效。
聚焦“一老一小” 提升服务保障度
盘城街道是涉农街道,老年人口较多,为更好地服务老年人群,中心于2023年开展了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工作,通过打造老年友善环境,营造老年友善文化氛围,优化老人就诊流程与服务管理等,有效提升了老人就诊的舒适度、满意度,并顺利通过了江苏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秀单位市级初审。
同时,中心也高度重视儿童保障工作。在新区的支持下,中心于今年九月正式启用盘城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将儿童健康体检、疫苗接种、预防保健、健康宣教、亲子活动等服务相融合,让家长和孩子可以在充满童趣的环境里体验“一站式服务”模式所带来的便捷。中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童保健中的优势,积极开展小儿推拿、儿童抚触等新项目,深受居民欢迎。目前,中心还在积极探索“医、防、护、育”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创新医育融合新模式。
聚焦现代医疗 提升服务精准度
为了让居民可以在社区医院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同质化服务,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级医院共建紧密型医联体,依托新区信息化平台,与医联体上级医院合作开展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等。在中心就诊的居民,还可以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预约到三级医院的专家号源及申请住院床位。
中心还不断拓展“互联网+健康”服务项目,开展了网约护理、网约医生、网约药师上门服务,通过建立“一人点单、全家签约、全周期健康服务”的服务模式,让“互联网+健康”服务更加全面、精准、便捷。
聚焦人才培养 提升服务专业度
新区卫生人才引进奖励政策和备案制管理等创新举措的实施,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人才引进充实了专科力量,选派青年骨干到三甲医院进修提升业务水平,特别强化了村医业务能力培养;坚持中医和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服务能力的“西学中”人才。近两年,中心引进招聘了22名专业技术人员,有4名医师完成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及全科规范化师资培训,选派了14名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
人才队伍建设的强化,有效提升了中心的整体服务水平,中心先后开设了儿科、皮肤科、肛肠科、运动康复中心等科室。其中,康复医学科被南京市卫健委确认为2024年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目前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省级基层特色科室1个,市级基层特色科室3个,与医联体单位形成了良好的上下互联、资源互通共享工作机制。
聚焦公益属性 提升服务暖心度
作为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属性”是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终坚守的“立足点”。
中心切实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深入推进“筛防融合”工作,如发挥省级特色专科消化内科的服务优势,免费为辖区居民开展结直肠癌粪便隐血筛查;联合街道、社区组建家庭医生、巾帼文明志愿者服务团队,免费为辖区内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入户提供健康管理及送药服务,织密健康保障网;做好辖区高校新生入学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预防各类疾病,保障属地高校新生的身体健康。
截至目前,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累计完成免费疾病筛查22种,筛查6000余人。其中免费大肠癌筛查2611人,阳性294例,发现24例早期肠癌患者,为患者赢得了及时治疗的时间。共计为134位65岁以上独居老人提供入户健康监测管理服务,免费发放防流感中药香囊118个、药品263盒。
下一步,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中心医疗卫生工作薄弱点,学习借鉴优秀经验,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为新区医疗卫生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孙倩 皮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