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4年11月26日
文韵
上一版 下一版

“萌娃”迎冬

2024/11/26

□南京 / 马晓炜

入冬了。

面对转身离去的秋天,我们时常会想到一些悲秋的古诗词:“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等,历代诗人词客每到秋天,仿佛进入伤感的“爆发期”,而年幼的儿子得知秋去冬来,兴奋不已,催促我陪他去迎接冬天、拥抱冬天。

事情起因是这样的:昨日我下班刚进家门,上一年级的儿子声情并茂地唱起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我想老师肯定教孩子们学习二十四节气知识了,否则他不会这么迫不及待地炫耀。孩子都是这样,遇到开心的事,总要显摆一下,生怕别人不知道。

儿子刚唱完,我赶紧拍手叫好,夸宝宝特棒,刚上小学就博古通今,长大了不得了。儿子听了更来劲,大声叫嚷着:“冬天来喽,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啦!”我说眼下仍是霜降节气,过两天才是立冬,下雪需过些时日。儿子听了,兴致非但没减,还一本正经地说,立冬不仅是节气,还是比较重要的节日,古时皇帝都会举行盛大仪式迎冬,自己也要去迎接冬天。

儿子语出惊人,我激动得一把将他揽入怀里,算是鼓励,亦暗暗为学校和老师点赞,抓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从娃娃入手,真是魅力无上限,只是儿子“脑洞大开”效仿古人迎冬,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见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邀我明天周六陪他去迎接冬天,我还是爽快应允了。

次日早上,在儿子的指挥下,我们骑车向着距离小区不远的方山进发,一进入山中,城市的喧嚣戛然而止,“啾啾”的鸟鸣,给江南水乡的早晨增添了一抹“春意”,虽然立冬,空气里满是丝丝缕缕的寒意,脚下稀疏的黄叶上覆盖着浅浅的清霜,但枝头那零星泛黄的树叶,正描绘着“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的诗情画意,而最惹眼的,当数那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樟树和山坡上争奇斗艳的簇簇菊花,把我的目光装扮得愈加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漫步山间,畅快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顿觉心旷神怡,好不快哉。面对美不胜收的盛景,儿子好像熟视无睹,继续他的迎冬之旅。七拐八转了半天,终于在一个僻静处惊喜地发现了一棵长着三个枝杈的树,只见他热火朝天捡起散落的枝条和藤蔓,小心翼翼地搭起了鸟窝。我恍然大悟,儿子所谓的迎接冬天,只是担心冬来了,鸟儿会挨冻,提前准备巢穴,好让鸟儿温暖平安过冬,期待来年依然聆听到“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自然之声、和谐之音。

儿子的迎冬仪式很有爱,我也加入其中,与他一起忙活。圆圆的大鸟窝很快完工了,接着我们一起漫山遍野地寻找,采摘来火棘、板栗、野苹果等食物,放在鸟窝里,挂在树枝上。还别说,那串串火棘,好像红彤彤的灯笼,将为凛冬飞行的鸟儿指引回家的方向。待所有的东西准备妥当,儿子脸上的笑容比山间的阳光还要灿烂,仿佛整个山林都因他的快乐而生动起来。我想,接下来的时间,儿子亦将心念念着这片山林和鸟窝,挥手告别秋天,转身走进冬天,继而迎来明媚的春光。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条条大路通罗马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4-11/26/008305.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