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生态之笔” 绘“绿色答卷” 谱写出沿江高质量发展的新华章
2025/1/7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站在这辞旧迎新的交汇点,我们深情回望走过的2024。这一年,沿江街道在时代的浪潮中稳健前行,在发展的道路上奋勇争先。经济的稳健增长、社会的全面进步、文化的繁荣发展、生态的持续向好,凝聚着全街人民的智慧和汗水,谱写出沿江高质量发展的新华章。
点面结合,多措并举提“气质”
强化智能化管控措施。全年共计巡查各大气、降尘监测点位、微型空气监测仪周边污染源排查100余次。第一时间对站点通报污染源进行核查整改上报。今年以来,6个微型网格监测仪没有出现污染预警通报。
空气质量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12月31日,街道PM2.5的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全区排名第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所占比例达到83.1%,同比上升2.8%;PM10平均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在全区排名第二,较去年同期有稳步提升。
开展环保宣传活动。通过开展“世界水日”“世界水周”以及“6.5环境日”的宣传活动,向辖区居民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增强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的意识。
多向发力,加强监管治污染
深化扬尘污染治理。沿江街道2024年已知降尘点降尘量均值为2.825吨/平方千米·月,低于去年平均水平(3.13吨/平方千米·月)。
管控固废,创建“无废工厂”。督促企业规范危废固废处置,定期开展相关废气、废水、噪音检测,做到设施设备正常运行达标排放;继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组织辖区马勒发动机零部件(南京)有限公司、中昇建机(南京)重工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参与2024年度江北新区“无废工厂”创建申报。
推动电动自行车废旧蓄电池回收。共摸排梳理出辖区共计50家废铅蓄电池回收门店,目前,辖区已完成超45家门店的注册工作,签订《废铅蓄电池回收合作协议》,注册率超过90%。
全域统筹,治管结合稳“水质”
全面落实河长制,补齐河道治理硬件缺口。累计投入119.8万元,对辖区内19条河道落实河道养护常态化。形成全街道河道水系管护责任机制,目前累计巡河1923次,河长APP问题处理率100%。对河道全域打草清杂,开展河道白蚁防治,配合农经等部门开展内河违法捕捞整治工作,更新修复河长制公示牌9处。要求社区检查辖区内19条河道、12处水体共70处警示牌;严格落实河湖“四个一”工作要求,检查60套救生箱(每套设施含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救生衣)。
长江“段格化”管理及河道周边整治。维护路灯116盏,协调南钢修复大堤破损2.6公里,养护单位清理垃圾7.1吨,巡查730人次,实现长江岸线生态管控的快速响应,展现了长江生态和景观提升的优秀形象。
开展水环境提升及整治。实现“科技巡河”,及时发现是否存在破坏河道生态、违规侵占等行为;投入4.96万元,对139个排口实现全年的检测和监管任务。水环境一期项目于2024年4月底实质开工,2024年底完成总体完成形象进度39.4%。投入100万元,对龙南河沿线花漾紫郡、朗诗、时光里等10个小区雨污分流管网系统进行新区首个试点管养,进一步巩固雨污分流整改成效。主动承接新区以桥北污水处理厂尾水为水源,完成建设再生水利用新区首个试点工程。
做足准备,齐心协力防汛情
完善设备管养,配齐物资储备,累计投入15.98万元通过招标由专业工程技术队伍,对浦洲路、泰冯路等多条城市主道路的市政排涝设施开展清掏和疏通,保障了汛期发挥作用。加强设备管养和运维,联系河道管养单位加强河道养护,全域34公里河道岸坡进行打草清杂,对河道安全警示牌及河长公示牌及时维护;清除违停僵尸车,确保长江大堤安全及防汛应急通道畅通。组建440人抢险队伍,防汛启动IV级响应后,妥善处置友谊河二街区翻砂、引水河泵站翻砂、背水坡钻探孔疑似“散浸”等险情,保障汛期辖区安全。
任隽媛 秦有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