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1月14日
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汤泉街道 村庄规划成果展示

2025/1/14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指示批示,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汤泉街道因地制宜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除镇区金泉社区外的13个村社规划全部获得上级批复。

陈庄村位于浦口区汤泉街道西部、镇区西侧,东部缓丘望老山,西部圩区枕滁河,区位条件突出,对外交通便捷,邻近沪陕高速、汤盘公路。村域总面积6.07平方公里,历史文化悠久,温泉资源丰富。现有杨山头古文化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斩龙桥遗址和汤泉温泉群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两处、张二乐省级传统村落一处。

盘家底,梳理资源基地

村域地处汤泉十里温泉带西端,温泉冷泉资源突出。现已勘测出8处温泉、9处冷泉、2处自流泉,“双泉”资源丰富,数量众多、分布广泛,除温泉还有冷泉,属天然优质饮用矿泉水。温泉中含有硅酸、锶、氡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泉资源。

明思路,明确目标定位

结合上位规划发展要求、自身资源禀赋及城郊村庄发展趋势,总体目标定位为“水韵泉居,乐活陈庄”。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将陈庄村打造为高品质乡村旅游景区、江北新区重要的休闲农业示范村、温泉保护性开发示范区以及长三角知名的“双泉”旅游特色村。

优布局,优化空间格局

规划形成“两轴、两带、三片”的空间格局,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双泉”资源,打造汤泉“最美花园”核心展示的西门户、城乡融合和乡村产业转型的先行区。“两轴”为汤盘公路交通发展轴和汤虎线-郭庄路旅游发展轴,“两带”为以温泉点为核心的旅伴泉韵活力带和万寿河沿线的滨水绿化带,“三区”为结合大吉温泉等资源点的东部活力城镇区、以特色田园乡村和省级传统村落为核心的中部休闲农业区和推动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的西部农业生产区。

兴产业,谋划产业发展:以温泉、冷泉为特色,以水稻、苗木为主要农产品,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和传统村落资源,创新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立足以“温泉休闲+特色种植”产业为特色,建设“双泉”特色文旅体验示范乡村,创新特色农业发展模式,联动发展特色工坊、特色旅游。

强系统,完善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依据《南京市乡村地区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指南》,陈庄村规划社区公共设施按照一级乡村社区级别配置。

现状保留:原面积保留陈庄村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警务室、文化活动室等基础设施。

规划新增:在村委会规划新增残疾人活动中心一处、社区游园两处,残疾人活动中心结合居家养老服务站一同布置。

道路交通:保留现状村庄主要道路,质量提升村庄现状次要道路,优化村域路网,增加承载能力,加强组团联系。

显风貌,实施成效显著

通过“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有效衔接了特色田园乡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合理优化村庄空间布局,积极引导村庄建设发展,确保规划落地见成效。根据规划引导,对村庄道路、宅前屋后、公共空间等进行改造提升,提升村民幸福感与获得感,为乡村振兴助力赋能。

农房住宅:设计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浦口本地建筑特色、村民生活习惯和温泉冷泉特色资源,体现地域特色。同时遵循“绿色、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满足相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抗震设防等要求。

公共空间与重要节点:乡村村口标识设计从全局出发,体现陈庄“双泉特色”,实现乡村入口空间与村落内部空间风貌的协调。规划采用乡土生态的建设手法,结合温泉冷泉资源点、古树、水系、公共建筑设置公共活动场地,融入乡愁记忆。

景观环境:在冷泉乐园和村民宅前屋后,通过乔灌草搭配的植物配置方式丰富景观色彩。树种选择上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符合当地气候及土壤的树木种类。村内道路两侧花坛砌筑选用河光石作为的主要材料,与村庄风貌相互协调。 王欣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大道通达 雄州产业发展迎“蝶变”新机遇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5-01/14/008923.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