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1月14日
街区
上一版 下一版

长芦街道 推动人员下沉网格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2025/1/14

近年来,长芦街道面临多年拆迁遗留问题、居民诉求日益多元、人口偏老龄化等问题。为提高居民对网格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自2021年3月开始,街道以党建为引领,每年推动约130名机关人员下沉网格,快速链接群众需求的同时,着力在网格一线锻炼干部、改进作风,进一步推进服务关口前移、治理重心下移,提升街道治理能力,努力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2024年以来,全街130余名机关人员下沉至50个网格171个微网格,每季度对照“十项清单”巡查,做到“入一次门,办所有事”,形成该户季度“安居”电子档案。对于巡查走访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则上报至街道平台,流转至相关部门处置,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2024年,下沉人员线上共提报政策宣讲1532次、入户走访28648户、志愿服务672次、问题协调2684件,提交案例561个。下沉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暖心事。“长芦街道机关人员下沉网格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获评江北新区2023—2024年度十佳社区治理创新案例之一。

在下沉网格时,滨江村6号网格的湛霞和李明丽前往江圩组探望村民谢老,发现谢老家门前拦了两根树干。原来,为了提升人居环境,滨江村对江圩组农村公路进行了铺设沥青路面的提标升级工作。但由于施工方未提前与村民详细沟通施工方案,村民们都疑虑重重。面对这种情况,湛霞和李明丽立即找到施工方负责人,了解到矛盾在于此次施工是在原有水泥路面上增高5厘米的沥青路面,村民们认为抬高路面后两侧有高低落差,会破坏他们的花坛、导致院内雨水倒灌等。

湛霞和李明丽决定挨家挨户了解村民对本次施工的意见,协助施工队做好沟通工作。有院墙的村民希望沥青能直接铺到院子墙根,雨水不能倒灌进院子里;沿路有花坛和菜地的村民要求门前施工时,雨水篦子的选点尽量避开他们的花坛和菜地,对有破损的花坛进行修复;腿脚不便的村民戴大姐出行都依靠轮椅,担心施工会导致家门口坡道不平整,影响她出行。施工队负责人现场给戴大姐讲解施工过程,承诺对道路另一侧铺设进行延伸,确保与原有路面平齐。对村民提出的其他问题,如下水道改造、水泥场地接边等,也都一一进行了协商解决。

为了确保施工队能严格按照协商要求施工,湛霞和李明丽向负责对接工程的社区工作人员反馈了情况,保证村民的诉求落到实处。

当湛霞和李明丽再次来到江圩组探望谢老时,老人很高兴。原来施工队在他门前安装了两个雨水篦子,原先的破损也进行了修补和找平,现在门口变得干净整洁。其他村民对施工结果也都很满意。

在实施民生工程过程中,及时倾听群众呼声,才能把村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成放心事、舒心事、暖心事。

在新犁村2号网格,戴庄3号的王某夫妇是村里的五保户,早些年独生子不幸离世让他们成了“失独”家庭,是村里的重点帮扶对象。下沉人员在每次走访中,都会去王大爷家陪老两口唠唠嗑、拉拉家常。

2024年4月,下沉人员王媛、陈广霞像往常一样去看望王大爷,发现他看起来有些消瘦虚弱。询问得知前段时间身体不舒服,一直在住院检查,当时刚出院回来。老人本以为是普通的肠胃炎,没想到经过检查被确诊为直肠恶性肿瘤。

面对老人的困难,从事民政工作的陈广霞想到了新区卫生健康和民政局联合中国人寿为失独老人群体购买的综合险。综合险包含了重疾、住院医疗、意外伤害等。在符合理赔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一次性拿到一笔理赔金,可以为老人减轻后续看病治疗的经济负担。于是,陈广霞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新犁村,并对接街道民生保障部门调出王大爷的保险单,联系保险公司落实理赔。

为了让老人少跑腿,新犁村联系保险公司理赔专员,列清理赔所需材料,王媛、陈广霞上门与王大爷沟通理赔事项、准备理赔材料。经过层层审核,7月28日,王大爷收到了保险理赔金合计64099.88元。王大爷感慨道:“有了这笔钱,我也敢考虑更好的治疗方案了。谢谢你们一次次帮忙联系,一趟趟帮我们办手续,让我感到格外温暖。”

玉带村1号网格员邓育伟在日常走访时,丁庄居民张大爷向其反映自家的房屋存在安全隐患,需要修缮改造。邓育伟立即进行查看,发现房屋外墙的确有裂缝,屋顶和墙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水和渗水,屋内的天花板也存在脱落现象。经过核实,该房屋建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裂。“每到雨季,房屋外面的墙脚长期潮湿不容易干,屋里面就更别提了,衣服、被子根本晾不干,经常会发霉。”老人忧心忡忡地说。

张大爷为低保户,没有儿女,一直与侄子住在一个院里,本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由于劳动能力和建房费用有限,没有能力翻建新房。下沉人员张琴凭借在城建部门的多年工作经验,建议张大爷可以申请新房改造。听到这个消息,这可乐坏了老人家。于是,张琴帮助张大爷到村里进行报备申请,社区、城建部门先后到其家中查看核实,经第三方鉴定机构鉴定房屋为D级危房,符合危房改造条件。

国庆节后,施工队正式进驻。由于张大爷家门口道路狭窄,给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施工队先用小车把物料运进去,然后在现场搅拌泥沙。经过一周多的施工,原来老房子被彻底推倒,建起了美观结实的新房子。“都是国家政策好,让我住上了新家!”老人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邹静静 韩正莲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葛塘街道 为老百姓上道“安全锁”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5-01/14/008929.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