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小明发 以“唤醒+发现”启智润心 在“好课堂”上拔节成长
2025/1/21
春节将至,孩子们的寒假模式已经开启,明园校园里却春意萌发。近日,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南浦路分校全体教师共聚明园新校区三楼报告厅,开展琅小明发“唤醒+发现”好课堂专题校本研修活动,以系列专题讲座启迪思维,沙龙研讨碰撞火花,颁奖典礼激励奋进,有奖竞答增添活力,全方面助力教师素养拔节,点燃教学创新引擎。
明志论“志” 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跨”?
论坛伊始,学校科研信息处副主任侯明明进行《学科+——跨学科主题活动》专题讲座。侯明明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核心要义,介绍了跨学科学习的工具组合以及跨学科学习的具体实践步骤。她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要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和高阶思维的培养,基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逻辑,形成1+1>2的增值系统。
在跨学科专题沙龙研讨环节,明志班青年教师围绕“教学中的跨学科实践应用”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分享自己对跨学科学习的理解和不同学科在跨学科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共同探寻解决跨学科教学难题的新思路。
在交流过程中,校长季红兵对青年教师的发言进行点评,帮助青年教师更加深刻地理解跨学科学习的内涵。沙龙研讨结束后举行了有奖竞答活动,进一步激发教师们的参与热情,巩固研讨成果。
在明志班优秀学员与教学大比武颁奖环节,一批“明志班”教师凭借创新的教学设计、扎实的教学功底以及出色的教学效果,在众多参赛者中崭露头角。学校副校长卢晓美、校长助理吴枫为“明志班”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副校长丁玲铃为“明志班”教学大比武特等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激励大家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明理论“理” 教育案例叙事写作如何写?
“明理”论坛上,琅小明发科研信息处主任王冰带来了《教育写作: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案例叙事写作》讲座。王冰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内涵、特点及撰写要点,通过《有虫眼的青苹果》这篇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为与会教师揭示了如何从日常教学实践中挖掘有价值的素材,以及如何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技巧将其转化为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和叙事作品,让在场的教师们深受启发。
“明理班”四位教师共同围绕教学实践中的案例撰写和叙事表达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分享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经验与感悟,为解决教学案例撰写和叙事研究中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季红兵对讲座和研讨沙龙进行总结,强调案例文章要基于真实情景、注重文章的结构性以及能吸引人的标题。
为了进一步激发教师们的参与热情,现场同样设置了有奖竞答环节,题目涵盖了教学案例与叙事研究的相关知识,教师们积极抢答,展现出了对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渴望。
活动中,一批师德品质高尚、教学成果优异和教育科研能力严谨的“明理班”优秀学员获得了表彰。“他们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树立了榜样,激励着大家终身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更新知识体系。”学校负责人表示。
明道论“道”发现新样态课堂改革“道”与“到”
“明道”论坛上,琅小明发信息老师袁军进行了题为《AI赋能教师:让教育教学有趣有效》的科普讲座。他以AI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展示,指导教师们体验多种AI教学工具在各学科中的具体使用,让老师们对AI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激发了老师们对AI技术的探索兴趣,全面提升了老师们对AI信息的认知水平。
教学课程处主任崔梦捷以题为《2025年发现课改风向标》开展讲座。她回顾了学校发现课堂改革的历程,介绍了“发现·挑战”思维型课堂模型,重点强调了“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性,教要有路径,学为中心,评为驱动。“希望各位教师能够不断学习并践行最新的课改理念,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强大动力。”
沙龙研讨环节,“明道班”几位骨干教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发现·挑战”思维型课堂模型中的“发现挑战链”“关键问题链”“方法工具链”和“过程评价链”,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发现学生潜能,设置梯度进阶的挑战性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深度思维发展。季红兵为“明道班”的优秀学员和“明”师高徒颁奖。他肯定了老师们对学校发现课改所做的贡献,也对辛勤付出的明园导师们表示了感谢。
琅小明发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开展“唤醒+发现”好课堂专题校本研修活动,让老师们带着所学、所感、所悟,回归教育本质,启发明园教师。教师们今后定会将新的理念与方法融入日常教学,以爱为笔,以智为墨,绘就师生成长的绚丽画卷,在教育的广袤天地中继续耕耘,收获桃李芬芳的未来。 施响 梁曦文 张淑曼 杨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