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2月14日
新江北
上一版 下一版

按下“加速键” 江北新区全力冲刺蛇年“开门红”

2025/2/14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新春伊始,扬子江畔涌动着澎湃动能。江北新区以“开局即决战”的奋进姿态,在重大项目、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三大战场全面发力,全力冲刺蛇年“开门红”。

重大项目“加速跑”

连日来,在智能制造产业园内,总投资25亿元的英发集团全球绿色能源总部基地建设现场热火朝天。

这个集氢能装备制造、光伏组件研发、智能工厂于一体的战略性项目,不仅将引入国际领先的智能化生产线,其配套的150MW渔光互补光伏系统更将实现年发电量2亿度的绿色产能。据了解,该项目从去年11月签约到正式开工,仅仅用了不到百天,比原计划提前一个多月。

重大项目落地新区,看中的不仅是新区“双碳”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更是这里“拿地即开工”的审批效率和产业链生态。2025年一季度,江北新区计划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4个,总投资124.9亿元。

当好创新“排头兵”

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也专门提出支持江北新区打造改革开放高地,省市的全力支持,给江北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要求。

创新是江北新区的底色,高校是创新的源头。今年1月21日,南京江北新区和中国药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中国药科大学江北创新中心,并面向全球发布了《中国药科大学有组织科研兴药行动计划》。

“组建有组织科研创新体系,包括技术创新中心、药物研发赛道和校地研究院,组建8个中心、部署16个赛道。通过组建科研团队、培育新兴学科、深化国际合作、统筹经费、整合实验室资源、改革研究生培育模式、重塑绩效评价、完善知识产权分配等举措,推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国药科大学校长郝海平表示。这种“学科+产业”的双向奔赴,正加速推动江北新区向“创新之城”的目标不断迈进。

刷满企业“好感度”

去年以来,江北新区大力推进“四大行动”,将服务企业放在重要位置,吸引更多企业在此投资兴业。2024年,新区新注册企业近1.5万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位居南京首位。

设置重大项目服务专窗、实行申报“提前指导”、报件时“窗口陪同”、审批中“协调推进”……为了更迅速地回应企业诉求并解决经营主体的痛点,江北新区将重点项目分解到人,去年全年组织召开项目协调推进会24场次,线下审核开通法人空间100家、法人账号156个,提供项目咨询、政策咨询1432件,召开3场企业座谈会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

在一系列贴心举措下,12345热线涉企诉求同比下降40%,涉企诉求满意率达到99.6%。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站在获批十周年的历史节点,江北新区正以领跑者姿态,以“开门红”带动“全年红”,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新的加速度。

本报观察员 朱葛嫣然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连续四年 浦口专利入选“国家队”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5-02/14/009187.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