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蜡粉 打赢国产材料的“逆袭战”
2025/3/7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你是否曾留意过那些默默支撑起工业大厦的微小元素?让国产蜡微粉从“无人问津”到“单项冠军”,再到进军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精尖”产业。在蜡助剂制造领域,南京天诗新材料用22年时间完成了“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何用一粒蜡粉打响国产突围战?
在南京天诗,那些看似平凡的白色粉末——蜡微粉,却是高性能膜和高性能涂层的关键核心材料,被誉为“工业味精”。它们虽用量不多,却如同调味剂般,为工业产品增添了一份不可或缺的“味道”。
从开发出国内首条球形蜡微粉生产线,打破国外化工巨头的垄断,到如今年产蜡微粉、蜡助剂等数万吨,南京天诗用22年完成了华丽转身,成为了国内聚合物蜡微粉领域的佼佼者。
在新能源浪潮中,南京天诗也敏锐捕捉产业机遇,积极承接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的电池用新产品定制开发项目。利用相变蜡融化时能大量吸热的性能,以特殊工艺让蜡附着在锂电池隔膜外层,一旦锂电池出现热失控前兆,蜡涂层将自动融化并阻断电池内部进一步的化学反应。这一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新能源电池的安全性,更为南京天诗赢得了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的大额订单,让公司的潜在市场浮出水面。
科研创新,是南京天诗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企业创始人于天诗教授66岁创业,88岁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在他的带领下,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达5%,自主立项4到5项,不断为行业开发创新产品。近年来,南京天诗先后获评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聚乙烯蜡微粉”产品还荣获江苏精品认证,公司行业领先地位稳步夯实。
为了让“精准用蜡、改变世界”的发展愿景早日成为现实,南京天诗还自建了原料生产基地,推动业务向产业链前端不断延伸。这一举措不仅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压缩了供货周期,更让南京天诗根本性地摆脱了对进口原料的依赖,从容应对国际蜡原料价格波动,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拓展市场份额。
在打造全产业链聚合的基础上,南京天诗还在数字化领域累计投入超千万元,实现了研发、生产、销售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他们认为,数字化转型不是赶时髦,而是生存必需。在信息化系统的支撑下,厂房人工操作减少了40%,跨部门协作问题也在数据资源的加持下得到有效解决。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为南京天诗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南京天诗的故事是一粒蜡粉书写国产材料“逆袭传奇”的壮丽篇章。从实验室的显微镜到全球产业大舞台,南京天诗用一粒蜡粉证明当科技创新遇见实业报国的初心,“卡脖子”清单终将变成“揭榜挂帅”的机遇,这场国产材料的突围战没有终点,只有下一个高峰。
陆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