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3月18日
重点
上一版 下一版

“合同节水+水权收储” 在六合,节水能生“金”

2025/3/18

“我种了这么多年地,头一回知道水能卖钱!”站在新禹河灌区的田埂上,六合区种粮大户池良喜握着水权交易合同,笑容里透着惊喜。2024年,他通过“合同节水+水权收储”模式,不仅省下10万吨灌溉用水,还把用水权出售给政府收储平台增收2000余元。这看似微小的改变背后,是六合区作为全国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在南方丰水地区催生出的节水生“金”新生态。

在区水务局的“用水权一张图”系统上,已逐村逐户精准核定全区确权耕地灌溉面积76.44万亩,确权水量2.79亿立方米,并通过全国水权交易系统发放的电子用水权证,让每一寸耕地都拥有了“用水身份证”。

在三友水库西北方向,一座超声波流量计监测站格外醒目。江苏亚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顾飞打开机箱,通过显示屏查看水深、流速等数据。“悬挂在渠道上方的超声波流量计能测得水流的瞬时流量,乘以明渠面积就能得到实际流量。”顾飞说,在雄州街道的台园单桥增容泵站也同样布设着一座监测站,那里还安装了“以电折水”计量站,进一步提升用水计量精度。“过去跑冒滴漏,现在每滴水都算数。”

“以前有的时候水稻灌溉就是大水漫灌,可能田里的水已经够了还在放,现在统一委托管理以后,可以及时控制灌水,既节约水费电费,也节约了水资源。”池良喜的转变源自“合同节水”带来的双重收益。原来,农田灌溉不是用水越多越好,如果超过合适的量,不仅浪费水,还会影响农作物生长。“现在放水就像用自家钱袋子,多放一秒钟都心疼。”

“就像股票交易大厅,但买卖的是‘水票’。”去年10月,在中国水权交易所专家到六合开发的网上“六合区水权交易大厅”,光华村村集体完成了17.8万立方米林转耕用水采购。通过区水务局建立的“线下代办+线上交易”服务模式,即便不懂电脑的农民,也能在街道技术员帮助下完成交易全流程。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16日,南京首例跨区县跨行业水权交易诞生——六合区向雨花台区某港口企业转让7.66万立方米水权。这一突破性交易,标志着六合区水权交易市场的成熟和扩展向市场化配置迈出了关键一步。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六合区已完成286单水权收储,收储水量884.15万立方米;农户之间的用水权交易也日益频繁,已完成272单交易,交易水量518.95 万立方米。用水大户通过用水权收储获得了收益,累计增收30万元,通过用水权交易变资源为资金,资金进一步用于节水相关投资,同时也增强了农业用水节水增效的意识,农户也从“要我节水”向“我要节水”转变,有效促进农业从“被动节水”到“主动节水”。

“水权改革其实不是算水账,而是算生态账、发展账。”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丰水地区,六合的改革更具破冰意义。“我们探索的不是缺水地区的权宜之计,而是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长效机制,要让每滴水都折射出它的价值光芒。”

从千年棠邑到改革先锋,六合区用市场化之手描绘出“活水润良田”的新图景。在这里,每张用水权证承载的数字都在书写着地区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

来源:六合区水务局

上一条:浦口乡村旅游又有好去处 ——兰花塘未来农业展示体验中心项目
下一条:江苏省茶叶协会揭牌仪式 暨茶文化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5-03/18/009605.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