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城街道:“村咖”飘出别样“香”村振兴
2025/3/18
观乡村美景、品特色美食,赏风土人情……春意正浓,江北“村游”热度持续攀升。在背靠龙王山、身傍滁河水的盘城街道双城社区,乡间田野渐渐披上绿妆,阳光给河面铺上一层“碎金”,踏着碎石路步入一间农家小院,咖啡香气氤氲飘出,三五游客围坐一起,感受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这是这是“一涧·私享庭院”的日常一幕,也是盘城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本报观察员 韩正莲
“走,去村里喝杯咖啡!”
一本书、一杯咖啡、一份甜品……在咖啡店里“偷得浮生半日闲”,已经成为年轻人休闲放松的新选择。如今,越来越多的独立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如同一处处静谧的绿洲,融入充满烟火气的街景,共同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城市画卷。当这样的咖啡店开在田园乡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走,去村里喝杯咖啡!”“没想到村里的咖啡馆如此富有艺术感,爱了爱了”……近期,盘城街道“村咖”在各大社交媒体频频“出圈”。伴着阵阵咖啡的浓郁香气,走近位于盘城街道双城社区的“一涧·私享庭院”,仿佛踏入一处“世外桃源”,一股清新感扑面而来,店主杨媛媛正熟练地忙碌着,研磨、萃取、打奶泡……不一会儿,一杯醇香的燕麦拿铁就做好了。
手捧一杯精心研制的咖啡,赏乡野美景,听鸟叫虫鸣 ,醇厚的咖啡香气与周遭的清新麦香交织,“松弛感”在这一刻便有了具象的表达。自2月28日焕新升级以来,“一涧”小院让咖啡热潮从“城市标配”延伸向田野乡村,在潮流与乡土碰撞中,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前来尝鲜打卡。
“新农人”返乡“咖”位出道
杨媛媛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盘城人,曾在南京旅游界打拼二十多年。随着近年来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推进,各类资源向农村倾斜。她意识到,将都市的精致生活理念带入乡村,或许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于是,杨媛媛毅然决定回乡发展,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与精心选址,她斥资百万将村里荒废老宅翻修,打造成一处融入自然、典雅静谧的私享庭院,供应各种咖啡、茶点,引入花艺、烘焙、私厨等服务,应和人们“轻度假”的新需求,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兜售”着乡村的自然风光与宁静氛围,吸引了大量居民慕名而来。
“城市里的咖啡用来‘续命’,乡村咖啡更适合放松。”作为一名“骨灰级”咖啡爱好者,杨媛媛一直筹备着将咖啡消费场景搬到乡村,让游客于自然野趣中品味咖啡芳香。前不久,杨媛媛将自己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杯子、家具摆件等小众好物搬到小院,裹着醇郁的咖啡香,“乡村星巴克”惊艳亮相,结合户外露营、亲子派对、民宿餐食等多元服务,为小院经营注入了新的活力因子,也为盘城农文旅融合发展再添一把柴。
“村咖”唤醒乡村新活力
一杯“村咖”与美丽乡村,是双向奔赴,也是水到渠成。盘城街道有着“半城半乡”的区域特点,独特的地理和文化根脉滋养了一方百姓,也孕育出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热度渐高,盘城乡村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体验越来越多元。
“这里一步一景,目不暇接,每个角落都很出片。”在附近生物医药谷工作的“打工人”鹿女士一边在小院荡着秋千一边说,平时上班时间喝咖啡更多的是“打包带走”,而乡村独有的环境带来的氛围是城市里难以复制的,“从步入村里的那一刻起,感觉脚步就已经不知不觉慢下来了。”
村村有景、处处可游、全域精彩,是盘城作为省级“美丽家园”示范点的现实图景。越来越美的生态环境,加上给力的优惠扶持政策,为村咖提供了风调雨顺的生存土壤。当诗和远方变得亲近,咖啡这个“万物跨界”的好搭子,正不断与本土元素结合,碰撞出更多新场景。细品之下,盘城这杯“村咖”,见证了“新农人”与乡村之间的双向奔赴,展现出乡村振兴的新机遇、新生机、新希望。愿“村咖”这抹乡村振兴图景上的亮色,能为乡村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引爆更多超乎想象的新业态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