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 年
2025/3/25
琅小柳洲东路分校六(7)班 王映桐
我的老家在胶东半岛渤海边一个普通的农村,因位于明代烽火台的东边,村子取名为“东台”。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至今还保留着春节夜间拜年的古老传统。
大年初一凌晨三点,宁静的夜幕被一簇簇绚丽的烟花点亮,看得人心潮澎湃,也拉开了全村拜年的序幕。推开房门,堂厅早已亮起,中央的财神爷沐浴在一片神圣的金光中,供奉的桌上摆满了水果、糖以及各种糕点美食,祭坛里插着三支黄香,和金字蜡烛一起默默点燃,缭绕的烟雾弥漫于整个房间。
全家人吃完包有硬币、糖、花生和红枣的水饺,便急匆匆地按照既定路线加入到家族拜年大军中。天还未亮,在空中绚丽的烟花指引下,我和奶奶、妈妈还有家族其他的女性成员踏上了拜年之路。走在村北七绕八弯的石板路上,隐隐看到一家微微闪着灯光,就摸黑走过去,路上遇到了其他家族的拜年队伍,大家热情地打起招呼:“过年好啊!咋你们也过来咧,孙女这么小,也起这么早啊?”“难得回家一趟,一年就这么一次,让孩子也认识认识亲戚。桐桐啊,这是老奶奶,那是三奶奶!”我挨个叫着,心里暖暖的,原来我有这么多的长辈和亲戚!我融入到了她们之中,大家问长问短,结伴而行。
大家一起来到了一户亲戚家,入门的“福”字被灯光照得格外亮,一片喜庆祥和。刚进院子,一阵嬉笑声就传了过来,几个熟悉的面孔爽朗大声地招呼着,不等我问好就端上来了一盘花花绿绿的糖往我衣兜里塞,拉着我往炕上坐。就这样,一家家地跑,一家家地拜,加上路上遇见的,一夜间几乎把村子里的人都认全了,大家拉着家常,彼此致以新年的祝福。等天微微亮起,拜年就基本结束了,大家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小家,开始与亲人们的团聚。
拜年,拜的不是年,而是一份亲情、友情与信仰的交融。通过拜年,我成了地地道道的村里人,我读懂了习俗和信仰,我与东台血脉相连! 指导老师: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