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星星的孩子”发光发亮 ——一名孤独症儿童的校园成长故事
2025/3/25
初识朱宝:一次特别的相遇
作为一年级班主任,我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孩子——朱宝(化名)。他的母亲提前与我沟通,详细介绍了他的情况:朱宝是一名孤独症儿童,需要影子老师的全程陪同。初次见面时,朱宝躲在他母亲身后,回避我的目光,握手时也只是伸出小手,把头扭向一边。影子老师在一旁轻声解释,朱宝需要时间适应新环境。
从混乱到秩序:一步步的引导
朱宝入学第一天,像一只无头苍蝇在教室内乱窜,嘴里不停地自言自语:“哎呀哎呀”“我吃了美味的蛋糕”。在影子老师和我的多次提醒下,他终于完成了自我介绍,回座位的过程中,他却径直走向一位女生,拿起她的文具盒说:“超市买,买超市,我要开超市。”女孩儿礼貌地回应了他,这一幕让我感到欣慰。
为了帮助朱宝适应新环境,我将他安排在固定的座位,并引导他按部就班地进入教室、放书包、回到座位。起初,他回避眼神接触,经过“打招呼”训练,他开始主动向老师和同学问好,甚至轻轻拍同学的肩膀,低声说:“早上好。”
课堂纪律的突破:规则与奖励的力量
朱宝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常常会擅自离开座位。为了帮助他遵守规则,影子老师设立了黑代币和扣星星的机制:违反规则会被扣星星,极端行为会被记黑代币,而遵守规则则会获得奖励。
一次音乐课上,朱宝跑到锣鼓区乱敲一通,被记了一个黑代币。放学后,他无法去超市购物,也无法参加最爱的篮球课。然而,下一周,他兴奋地跑过来告诉我:“我今天唱歌有乖乖的,我有做酷酷,我今天没有黑代币。”这不仅帮助朱宝学会了自我控制,也让他感受到了遵守规则带来的正面反馈。
饮食与观察力的进步:从挑食到榜样
朱宝有严重的挑食行为,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为了改善这一习惯,我们每天午饭时都会带上小闹钟,规定时间内吃完营养搭配的饭菜,才能获得额外的奖励。
某天午饭时,朱宝突然起身,走到对面的同学旁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说:“所有的菜都吃掉才能长高,乖乖的小孩是不能挑食的。”原来,这位女孩只喜欢吃荤菜。朱宝的举动逗得我和影子老师哈哈大笑,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成长。
集体意识的培养:班级的温暖与支持
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强调集体意识,鼓励学生们互相帮助。起初,我并未指望一年级的小朋友们能完全理解我的意思,但他们的表现让我惊喜。
路队长会主动提醒朱宝站在队伍里,检查桌椅的同学会帮他一起收拾桌面,甚至上厕所时也会等他一起回教室。一次,轮到朱宝带队时,他举起手,学着路队长的模样喊道:“Attention!”第二天,他拽着我的手问:“我明天还能做羊村的村长带大家去操场上吃草吗?”在他眼里,路队长就像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村长一样,是领着大家去吃草的。
在这个过程中,家校合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加上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使得朱宝能够在温暖和支持的环境中成长。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经历,班上的其他孩子们也学会了包容和关爱,他们将朱宝视为家庭的一部分,给予他无尽的支持和鼓励。正如一位小朋友所说:“我们是一家人,朱宝是弟弟,当然要多照顾他啊!”这句话深刻地提醒着我——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和情感的培养。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即使有些可能暂时迷失了方向,但只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正确的引导,他们终将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照亮夜空。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