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3月28日
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探秘气象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思政课”再添新篇

2025/3/28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当天,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开展了“气象万千,思政同行”主题活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50余名师生代表齐聚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开启“科学之光”气象探索之旅。新区思政研训员深入开展教学观察。

伴随着春日暖阳,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共同探寻隐藏在岁月深处的气象奥秘。作为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发源地,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内的展品琳琅满目,古代精妙的测天仪器、民国时期珍贵的气象观测档案以及中国现代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的手稿等,每一件展品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中华文明 “观天测地” 的悠久历史与卓越智慧。

在竺可桢铜像前,志愿讲解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张鑫鑫饱含深情地讲述:“竺可桢先生不仅是中国现代气象学的开拓者,更是一位将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完美融合的杰出典范。抗战时期,他毅然带领师生西迁办学,在战火纷飞中坚守科学的信念,守护着科学的火种。这种伟大的精神,正是我们思政教育所要传承和弘扬的‘中国精神’。”

参观过程中,来自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的王同学被明代 “相风铜乌” 模型深深吸引,他激动地说:“真没想到古人用铜凤凰测风向的方法如此精妙!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更蕴含着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态文明密码。” 王同学的这番感悟,与 “科学之光” 课程体系中 “中国精神” 与 “生态文明” 两大系列课程的设计理念高度契合。

“以往孩子们接触到的多是书本上的知识,这次活动将课堂搬到博物馆,他们有了更广阔的天地。”学生家长李女士说,“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与快乐。”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也是促进社会教育的“大学校”。2025 年,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重磅推出 “博物馆里的思政课” 特色课程,把思政课搬进博物馆,让孩子们在触摸历史、对话文明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该课程涵盖“科学之光”“文化之旅”“工业之路”“先锋之魂”“宇宙之谜”“江畔之声” 六大主题,旨在构建 “场馆 + 课堂 + 实践” 三维联动的思政育人新模式,让思政教育更加生动、立体、富有实效。

江北新区将持续深化馆校合作机制,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让博物馆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同源头活水,源源不断滋养新区青少年的成长。

下一步,江北新区大中小学师生还将走进南京地质博物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钢铁博物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等,不断拓展新区“博物思政圈”,打造“移动的思政‘金课’”。

孙汉仑 岳明珍 邹欢 李蝶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江北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专家把脉明方向 蓄力赋能促发展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5-03/28/009749.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