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4月08日
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京新社区 用脚步丈量民情 以创新化解民忧

2025/4/8

“过去追着工单跑,现在围着群众转。”作为社区“热线管家”,沿江街道京新社区摸索出“主动摸排+智慧调解+群众共治”三维工作法,用“绣花功夫”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电话响起之前。当数字治理的浪潮涌向基层,我们以脚步丈量出这样的实践真知:真正的服务创新,不在系统界面的升级换代,而在能否把群众的板凳坐热、把邻里的心结解开。

主动服务向前一步:从“等诉求”到“找问题”的转变。作为扎根社区的办事员,我们创新推行“三早工作法”——早摸排、早介入、早化解。每周三天开展“背包走访”,带着移动终端现场录入居民水电暖等“小微诉求”,解决多起私搭乱建、树木修剪等民生小事,将可能升级的投诉化解在楼道里。针对车位需求等矛盾高发领域,首创“小范围预调解”机制,提前召开“小板凳听证会”收集意见,真正实现“未诉先办”。

基层治理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协同机制,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解决跨部门难题。创新“热线+党支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前移模式,在社区设立多处个“民情议事厅”,投诉前化解了多起邻里纠纷,大大从源头压降了工单数量。定期开展“十佳办件案例”评选,将群众满意度纳入网格考核,大大提高了工单办结满意率,形成“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良性互动生态。

共治共享激活末梢:培育社区“解铃人”。在实践中摸索出“1+3+N”协同治理模式:1名网格员带动3位楼栋长,孵化N个社区能人。退休教师组成“银发调解团”,物业管家担任“流动哨兵”,累计发现并处置安全隐患超百起。创新设立“纠纷溶解度”评价体系,带动30%的简单矛盾在楼道茶话会上消融。2024年片区12345小微矛盾投诉量同比下降10%,小区内居民幸福指数有所提高。

作为直面群众诉求的“最后一百米”守护者,社区以“把话筒交给群众”的创新实践证明:基层治理的温度,就藏在提前半步的预判里,藏在扫码即应的速度里,更藏在邻里相帮的笑脸里。投诉量的“减法”,终将换来群众幸福感的“加法”。 任礼杰

上一条:新区市场监管局 进幼儿园开展电梯安全教育
下一条:雄州街道 开展森林防火演练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5-04/08/009847.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