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相机捕捉到白鹇 常州溧阳物种更新至2526种
2025/4/15
常州溧阳天目湖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在紧锣密鼓推进工程期间,观测团队已经借助红外相机等设备捕捉到了一系列新奇有趣、令人惊叹的精彩画面。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的身影。
白鹇雄鸟上体和两翅呈白色,密布黑纹,羽冠和下体都是灰蓝色,尾长、中央尾羽近纯白色,外侧尾羽具黑色波纹。白鹇自古以来就是名贵的观赏鸟,清代五品文官官服上的鸟图像就是白鹇,取其行止娴雅、吉祥忠诚之意。白鹇的出现,不仅体现了溧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也是溧阳以卓越的环境品质筑牢生态屏障的生动注脚。
与此同时,小麂——这一本地常见的有蹄类动物也频繁出现在观测范围内。小麂的活泼身影印证了天目湖“生态岛”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调查团队还在溧阳龙潭地区拍摄到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浙贝母。这些珍贵的观测数据和画面,充分展示了溧阳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据介绍,近年来,溧阳市通过天目湖生态岛试验区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助力区域摸清生物多样性本底,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能力,推动动植物栖息自然生境得到有效恢复,促进了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的提升。截至目前,溧阳共记录到各类物种2526种,较上一轮调查增加了784种,其中鸟类新增了203种、昆虫新增了378种,在2024年江苏省公布的生态环境质量指示物种中,溧阳境内发现45种,占全省公布名单的38%,“林中凤凰”寿带鸟、“植物界大熊猫”银缕梅、世界濒危物种桃花水母等珍稀动植物也频频现身溧阳。未来,溧阳市将持续推进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保护工作,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让这片美丽的土地成为更多珍稀物种的家园。
通讯员 苏小环 本报记者 曹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