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4月18日
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新区第九届初中“汉语活动周”圆满收官

2025/4/18

金陵四月,书香氤氲;墨染青春,经典传薪。4月10日,由南京江北新区语委、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主办,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承办,《好家长》杂志社协办的江北新区第九届初中“汉语活动周”经典诵读、读书演讲暨“七彩语文杯”第三届江北新区初中生戏剧节在浦口外校小柳路校区顺利举行。

活动现场名家齐聚,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办副主任史炳松,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骆冬青,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生导师、教授汲安庆,南京江北新区语文研训员冯晔等专家学者到场指导,为参赛选手带来专业点评。

开幕式上,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副校长许洪权致辞:“汉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从《诗经》的草木情怀到唐宋诗词的千古绝唱,从舞台上的历史回响到课堂里的思想激荡,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诵读中触摸文明的温度,在思辨中激活传统的活力。”许洪权介绍,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以“做积极的生活者”为校训,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塑造学生们的生命底色。他期待参赛学子在活动中收获成长、缔结友谊,共同见证汉语之花在新区少年心间的绽放。

一曲牧歌惊华夏,弦歌不辍继芳华,随后浦口外校合唱团、竖笛团联袂带来《敕勒歌》,比赛正式拉开帷幕。整个“汉语活动周”划分“戏剧表演”“经典诵读”“读书演讲”在三个会场同时进行。来自江北新区的2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以文会友,以戏传情,以多样的形式共同探寻汉语文化的时代生命力,为师生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戏承经典韵味,剧创青春华章

幸福剧场内自有天地乾坤。本届戏剧节吸引了全区19所学校的积极参与。育英二外的《如愿》用时空交错的叙事诠释革命先辈万里长征的意义;浦口外校的《萤火》生动细腻地展现了鲁迅先生于国家危亡时期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柳州东路分校的《星火》讲述了从烽火岁月到和平年代照亮时代、温暖人心的薪火传承。

历史与现实交织,创意与激情同在。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台词、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一次次触及灵魂的思考,都从舞台上绽放出来。他们用精彩的演绎解构经典,又在重构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展现了文化传承最美的模样,引领在场观众领略戏剧艺术的无限魅力!

诵经典承古韵,展青春绘新篇

经典诵读比赛过程中,来自江北新区23所学校的各位学生代表用温润且坚定的声音,通过诵读的方式传达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作品既有蓬勃明媚、朝气蓬勃的青春赞歌,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希望;又有气度超然、韵味悠长的千古名篇,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更有蕴积着炽热深沉家国情怀的经典佳作,抒发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深情眷恋。

在他们的深情诵读中,我们穿越千年,品味《诗行志远》《宋词里的春天》;又回到近代,感受《静夜》中《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革命爱国力量;时代在变,但在《月光下的中国》《长征精神》代代相传,爱国之情不变,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不变!少年的风采让我们看见:中华文明最深的根系,永远生长在被祖先用诗意浸透的土壤里。

经典启新智,青春铸真言

翻开泛黄的书页,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发生。在“读书演讲”比赛的会场,同学们以真挚的情感分享着他们的阅读体验。他们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语调抑扬顿挫,富有韵律之美;他们表情灵动变化,或喜或悲,生动地传达着文字背后的情感;他们丰富的肢体动作,如同无声的注脚,为演讲增添了感染力。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埋下的眼泪、史铁生在地坛轮椅上叩问的生命、老舍茶馆里的市井喧哗……

在同学们的解读中,经典不再是高悬的标本,而是流动的血液——当苏东坡在赤壁写下“寄蜉蝣于天地”时,当迟子建的驯鹿蹄声惊醒额尔古纳河的晨雾时,那些被时光打磨过的文字,被这群新区少年读出了深度,也解出了新意。这些分享声情并茂,启迪着听众的思考,更在心灵深处引发广泛的共鸣。在选手演讲结束后,评委们进行了现场提问。面对评委们的提问,选手们思路清晰、从容作答,表现出自己深刻的阅读体会和良好的应变能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经过激烈角逐,此次比赛共评出经典诵读、读书演讲、戏剧表演三类特等奖共7名,一等奖22名。明道中学、浦口外国语学校高新学校、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等学校凭借出色表现蝉联多项佳绩。其中,浦口外校荣获江北新区戏剧表演特等奖、读书演讲特等奖及经典诵读一等奖第1名的好成绩!

赛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骆冬青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点评,对参赛学生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汉语活动周开拓了学生的无限想象力,让我们的生命进入更广阔的世界。”骆冬青教授表示,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汉语的博大精深,更通过舞台表演、剧本创作、诵读经典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深入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的魅力。同时,他指出,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还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将古代经典与现代情境相结合,学生们不仅能更好地领会古人的智慧,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扩展,使文学名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同学们在经典中对话先贤,在思辨中启迪心智。当青春的创造力与经典的永恒性相遇,必将激荡出更加绚丽的文化图景。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汉语活动周”更加精彩地绽放。 钱向阳 杨凯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南京金地未来学校 中外教师共筑教育新生态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5-04/18/010000.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