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竹共迎春
2025/4/22
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七(12)班 徐悦然
清明时分,我们一家回到了老家安徽天长。此时此刻,我们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重担,在田间漫步赏春。
田野间,没有城市万家灯火的明亮,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只有置身田园的宁静和松弛。放眼望去,田野上绿草遍地,如同在地皮上铺了一层柔软的地毯。几场春雨过后,有些泥土干得慢,还有些湿湿的,散发出清鲜的青草与泥土混合起来的香味,令人沉醉其中。田埂上还缀着星星点点的无名小花,像闪闪发光的星星,若隐若现,还眨呀眨的。
景致虽好,可心头却有挥之不去的烦恼。还记得前不久,我的数学小测试没有及格,这件事让我好几天都沉浸在伤感之中,至今仍留着那似乎难以逾越的难题记忆。
带着自己的郁闷情绪渐行渐远,形形色色的植物离我而去。走着走着,我突然看见小路两边竟然长着几棵稀疏却挺拔的竹笋,散发出勃勃生机!
在阡陌交错的田野上,矮小嫩绿的草丛中却长出了青青嫩竹,确实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凝望着这竹笋,它们有的头尖顶着泥土,有的带着露珠,都笔直地站立着,在阳光下展示着磅礴的生命力,它们突破那束缚它们的外壳,露出黑铁般的坚硬的竹茎,在茎梢绽开丝丝浅红色的笑容。我愁绪全消,顿生欣喜。
“我在抽芽!”它们在笑。
“我在生长”它们嚷嚷。
听闻它们的自然之声,我迟疑着。这里没有竹林,为何却有竹笋出现?我再次凝望这些竹子,它们呢?却不理会我的迟疑,仍然笑着,长着。
后来我得知,原先这地方是一片竹林,但几十年前,人们砍掉了竹子,将此处垦成了农田。然而,掉了竹叶,断了竹枝,砍了竹茎,却仍有部分竹根沉睡于深厚的地层中,经历“火”的淬炼、“冰”的磨砺,终于零星地探出新芽。虽然没有园丁为它们松土、施肥、驱赶害虫,稀疏的竹笋们却坚强地生长着。竹茎中饱鼓鼓的,似乎含着仙露琼浆,那是它充足的生长能量吧?
竹,不仅仅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更有它生生不息的意念。看着茁壮的竹笋,我暗暗告诉自己:沉淀心志,积蓄力量,挣脱樊笼,和竹子一道,迎接春天,拥抱春天,乃至成为春天!
指导老师:丁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