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雄州
2025/4/22
雄州街道“三扶两创”彰显特色
近年来,雄州街道关工委着力打造农村科技学校这一特色,在街道农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开展“讲理想、学科技、达小康、奔现代化”和“扶志、扶技、扶创、创建青年农民、创业示范基地”评选青年农民创业之星“三扶两创”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街道关工委一班人长期深入基层,帮助青年农民创业创新,注重思想上引导、技术上辅导、政策上指导。街道关工委每年组织配合农业部门办班9期,培训1500多人次,培训的内容涉及种植、养殖、蔬菜大棚管理等知识。大学生村官周强在关工委的帮扶下,早在2001年就创办了园博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目前,园博园已成为江苏省农业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南京市级农业示范园、六合区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了把企业做大做强,2011年又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的钱仓葵花园基地,已成为全区乃至全市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去年国庆节期间钱仓葵花园先后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在建立葵花园的同时,还建立了薄壳核桃基地1450亩,其中果园450亩,在地树苗120万株,荣获国家发明专利16个,发表科技论文62篇,荣获国务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林业最高荣誉“梁希奖”,是江苏省薄壳山核桃良种基地,江苏省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等。
青年农民朱春华在街道关工委的帮扶下,2011年开始承包流转土地275亩,目前已扩大到1068亩,示范推广优质高效栽培新技术,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小麦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稻麦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这些新技术辐射周边大户20余户,累计辐射面积6000多亩,将周边大户种植水稻产量由过去亩产550公斤提高到(2020年数据)亩产650公斤。根据农业部门测产验收,通过利用新技术降低劳动成本,亩产增效150元,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个普通的农民,通过街道关工委“三扶两创”活动的开展,为全区改变了传统的种粮模式,带来了新的种粮理念。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朱春华目前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
马有学 杨彩红
雄州街道组织视察民生实事
4月17日,雄州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区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代表开展2025年民生实事暨S501环境整治建设视察工作,旨在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监督职能,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全力服务好“六合501科创产业带”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雄州街道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1栋6层2单元带电梯的住宅房、一栋2层配套附属用房、绿化工程和门卫房。目前项目建设已经完成,正实施内部装修工程。代表们希望施工方严格把控工程进度,按照序时进度推进项目建设,力争早日竣工交付,服务发展。
六合区2025年五一河堤防消险工程起止点为砂子沟社区胡庄组至瓜埠桥头,建设内容包含迎水坡岸坡防护、坡面绿化、河道清淤等内容,代表们听取了项目介绍之后表示,五一河堤防消险工程位于“六合501科创产业带”沿线,希望施工方高标准推动项目建设,在全面增强防汛消险功能同时,进一步改善周边环境形象,实现优化营商“软”环境,提升发展“硬”实力。
走进正在提档升级的潭子路项目施工现场,代表们表示,潭子路位于六合(台商)数控机床产业园内,是服务“六合501科创产业带”的重要基础设施内容之一,希望施工方积极做好项目跟踪建设进度,早日推动项目完成,早日发挥建设成效,为推动高端数控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陆雄轩 朱葛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