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辣汤(外一题)
2025/4/25
□南京 / 范赫
她偶遇他的时候,他正坐在路边的小摊吃酸辣汤。
“王刚,怎么是你呀?”她上去就拍他肩膀一下,那口酸辣汤差点吐出来。
“蒲筱,班长,你,你家住这呀?”他窘迫地站起来。
“跑这么远吃酸辣汤,真有你的。我家住前面的小区,下次来玩。”
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御庭王府小区,他的鼻子突然酸酸的。他好像又看到母亲佝偻着背在旧房子里忙活,然后拖着那辆旧三轮行走在离县城十几里的山路上。他想他一定要让相依为命的母亲也住上大房子。
那天周末,蒲筱喊住了他。
“今天我组织的聚会,期末考试第一名的高材生,你还是不去吗?大家都是同学,这么傲气干嘛?”她显然是恼他的孤僻。
他只说了一句“对不起”便匆匆离去。他想解释,但不知从何说起。他不想任何人了解自己,瞧不起自己。
那以后,同学们的聚会活动再也不喊他。
又一个周末他来到小吃摊时,母亲边盛酸辣汤边高兴地对他说:“你学业忙,就不要来帮我了。看你饿的样子,在学校要吃好,别在吃上节省。最近来吃酸辣汤的学生特别多,你下年的学费不用愁了。”
“这边的酸辣汤真好吃,难怪你经常来。”她的声音从身后飘来,身边是十几个同学。她调皮地冲他挤了下眼睛。
“王刚你这就不够意思了,美味怎可独享?明儿我带我那几个吃货朋友来。”一位同学说。
他突然感觉似酸辣汤堵在咽喉,酸和辣随眼泪奔涌而出。
三年后,蒲筱开了家酸辣汤店,王刚见人就夸媳妇的手艺。
打磨的应酬
大学毕业后同学们各奔东西。春节前我把大部分同学联系在一起建了同学微信群。
十年没有联系,同学们进群里嘘寒问暖,互相问候工作和生活情况。做生意的开公司的做工程的,很多同学都混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姚强是我们班的学委,性格孤傲,在校时寡言少语,只顾闷头学习。毕业后只身一人去了B市闯荡。大家在群里或是打字或是语音,姚强每天只是发发餐厅吃饭的图片,然后说了句:忙于应酬。
那天我私下里问姚强:听说你去B市的五星级酒店当了老总,认识很多大人物。混得不错嘛!性格可是没变,还是这么孤傲,连邀请大家去聚聚都不屑讲了。
姚强发了个笑脸:哪里?老同学说笑了,同学们都混得不错。每天确实是太忙,没空聊天,多年不见,有机会来B市玩再联系。
此后,姚强再没来群里发过图片,我也没再联系他。
“五一”前夕,单位派我去B市出差两天。事情办完后,想邀姚强一起聚聚,但他的手机关机。我决定到他的酒店去看看他。
到了B市的那个五星级酒店,我向服务台打听老同学姚总的办公室。
服务员愣愣地看着我:您有没有搞错?我们的老总五十多岁了。
“不可能啊!他叫姚强。请再帮我仔细看看。”我再次出示他的手机号。
服务员在一本员工通讯册里翻了半天。
“您可能真弄错了,我们的老总叫姚亮,贵宾餐厅里有个服务员叫姚强,就是这个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