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5月16日
作文
上一版 下一版

参观南京博物院

2025/5/16

南京市第一中学工业大学初级中学八(2)班 胡欣果

寒假期间为了完成艺测,一天下午,我怀着对历史文化的好奇踏入南京博物院——一座承载着无数记忆与故事的文化殿堂。

刚到大门口,还未步入馆内,我就被宏伟壮观的建筑物深深吸引,这里金碧辉煌,黄瓦红柱,气势恢宏,无不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让我对博物院里珍藏的文物更加好奇。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主馆,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大厅,阳光透过玻璃倾泻而下,洒在地面上,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庄重的氛围。我按照指示牌的引导来到历史馆,出自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呈现于眼前,它们看似粗糙,可放眼那个时代,已经非常了不起。这些藏品组成了一部立体的历史教科书,让我对祖先们的生活状况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游览完毕,我继续前行,来到秦汉时期展区,青铜器就是在这个时代开始的。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在昏黄的灯光照射下,营造出历史的厚重感。我闲散的步子突然因它驻足,飘忽的眼神为它聚焦。几千年的历史变迁,让原本耀眼的色彩暗淡无光,只剩下斑驳的青绿,如同一个历经千辛万苦永不退缩的少年。我尽可能地靠近它,想要看得再清楚些。我仿佛看到了古时工艺的精妙与繁复,看到时代文明的演变与进步,时间在它的身上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印记,即便我很早就听说过它,直到真正看见它时,才终于看见了千年的文化传承和一代代工匠们的不懈努力。

进入隋唐宋元时期展厅,这里的文物让我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华丽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典雅的书画,每一件文物都显示出深厚的底蕴和不菲的价值,每一件瓷器都彰显了工匠们的心血与智慧,每一幅画作都展现了创作者们高超的水平和厚实的修养。

不知不觉间,我来到书画展厅,第一眼就看到了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这幅作品我曾在美术书上看到过,没曾想现实中更要壮观一些。到了王羲之书法作品前,我细细品味其中的笔墨韵味与文化内涵,透过这些文字,我仿佛与王羲之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就在我还想继续探索下去时,已到了闭馆时间,我只能藏起激动的心情,期待下次再来。

离开博物院,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次参观,让我深刻感受到历史这门学科的独特之美,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身上不仅承载着千千万万先辈们的无限情思,更传递着中华文化的强大基因,因为它们,历史才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趣。

指导老师:俞永军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摘枇杷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5-05/16/010252.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