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5月23日
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年轻人“佛系”解压图鉴: 在“躺平”中寻找能量

2025/5/23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里,年轻人正用一种“慢”下来、“佛”起来的方式与压力和平共处。有人背上行囊,说走就走,只为一场“躺平式”旅行;有人在午休时间漫步在附近公园,享受“20分钟的自然疗愈”;或是在深夜KTV,用一首首热歌高声呐喊……这些看似“摆烂”甚至“逃避”的行为,其实是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重建心理秩序、找回生活节奏的一种尝试。这届年轻人,用多元而“佛系”的方式,探索着与焦虑和压力的和解之道。

本报观察员 杨思楠

躺平式旅游:“只想在路上放空自己”

“我不想赶景点、不想排行程,只想在海边发呆一整天。”在刚过去不久的“五一”假期,“90后”陈女士选择独自前往厦门,住进民宿、点杯咖啡、在沙滩上坐一下午。与其说是旅游,不如说是“出走”。

近年来,“躺平式旅游”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他们抛弃传统的“走马观花”,不再追求打卡式出行,而是更在意身心的松弛感。民宿、露营、城市漫步(City Walk)、慢生活小镇……这些关键词频频出现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承载着年轻人对“喘口气”的渴望。

“旅游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心理放空。”陈女士坦言,工作日节奏太快,经常加班到深夜,“累到连看剧的力气都没有”。于是,她将旅行视作一种“情绪复位”的方式,“没有任务、没有人催促我,只是静静地感受自己还活着”。

95后、00后受访者表示,他们选择旅行的首要目的,不再是“开拓视野”或“社交分享”,而是“缓解情绪”和“减轻压力”。从精致打卡到佛系解压,这届年轻人让旅行回归到最本质的意义——对自我身心的关照。

公园效应:城市绿意成为“心理按摩师”

相比长途奔波的旅行,更方便、更经济的“微解压”方式也被年轻人青睐,“公园效应”便是其中之一,“打工人”通过短时间置身自然环境中,获得情绪缓解与心理放松的过程。

“每天中午吃完饭,我都会去公司附近的公园走一圈。”在南京工作的小张说,“只需要短短20分钟,看看树、听听鸟叫,心情就会变得很平静”。有研究显示,人在自然环境中停留20分钟即可显著降低皮质醇水平,帮助身体从压力中恢复。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绿地、公园角落,正在成为“打工人”的临时心灵疗愈所。从“跑酷青年”到“遛弯青年”再到“城市漫游”,年轻人不再追求高消费的出逃方式,而是选择用脚步享受身边的绿意时光,为疲惫的大脑按下“暂停键”,寻找一种轻盈的生活方式。

歌厅(KTV)深夜疗愈:在高分贝中释放情绪

当白天的自我控制达到极致,夜晚的情绪释放就变得格外重要。于是,KTV再次成为“年轻人的情绪出口”。

“我一个人去KTV唱了一晚上的林俊杰的歌。”小张说。在工作压力最大的时候,独自订了一个包间。“唱着唱着就哭了,感觉好多了。”不同于早期作为社交场所的KTV,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一个人去唱歌。一方面是出于独立和私密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彻底卸下白天的“人设”。

从“伤感(emo)歌单”到“深夜K歌挑战”,KTV正在被重新定义为“自我心理调节场所”。它不只是娱乐,更是一种可控、安全、具有仪式感的情绪疗法。

从躺平旅游到城市漫步、K歌宣泄,年轻人花样百出的“佛系解压法”表面看起来“摆烂”“逃避”,但实则是一种温和、克制而有力量的生活调适方式。也许正如网络上那句流行语所说:“生活已经够卷了,我想对自己温柔一点。”在快与慢、卷与躺之间,年轻人找到了自己的“中间地带”。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齐聚江北新区 共拓新能源出海版图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5-05/23/010346.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