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经济 优治理 惠民生 美环境 葛塘劲展拔节势 城乡共谱同频章
2025/7/4
从空中俯瞰葛塘街道,近处高楼林立、商业繁华,远处村庄秀美、道路宽阔,一幅城乡融合发展的画卷铺陈在江北大地上。这处45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着居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诉说着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故事,记录着江北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作为江北新区的北部重镇,近年来葛塘街道乘着国家级新区发展的东风,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提升经济实力、改善民生福祉、优化城市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工作主线。尤其是今年以来,全街上下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充分激活街道三产联动、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优势,抬高发展标杆,纵深推进“四大行动”,一系列的创新之举,让街道的发展能级不断攀升,让辖区8万多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强经济 “双园驱动”提升发展能级
今年3月,葛塘街道举行重点项目签约活动,8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新能源、商业开发、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以此次签约为起点,葛塘街道开启了以“新型都市工业产业园”和“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为双核,打造“工业强基、农业提质、三产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重大项目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引擎,当前,葛塘街道正以建设“新型都市工业产业园”为契机,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近日,葛塘街道五大重点项目之一的“南京迪威尔高温合金及深海承压零部件产品精密制造项目”成功实现 “五证齐发”,即一次性取得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审图合格证、施工许可证。该项目也成为新区首个实现“五证齐发”的项目,为重大项目主体工程尽早开工按下“快进键”。
作为江北新区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重镇”,葛塘街道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建设“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将进一步提升街道转型发展的新优势。
签约大会上,葛塘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双园驱动”是葛塘街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既是推动经济跨越增长、实现城乡协同繁荣的务实举措,也是落实新区“四大行动”和“六大重点”的具体实践。
纵深推进“四大行动”,全街上下人人挑担、凝聚合力。街道主要领导每周都会以“现场走访调研+会议组织调度”的形式,带领班子成员跟进式服务辖区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了解项目进展,为企业纾困解难,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
街道各部门工作人员秉持“访企十问”和“三真三服务”工作法,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服务;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持续优化“一网通办”政务服务,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
在街道全方位的服务助力下,辖区传统制造业企业茁壮成长,南京迪威尔已成长为全球知名的油气钻采设备承压零部件供应商;江苏派逊则成为校服行业的领军企业,主导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行业标准制定。新质生产力企业也拔节生长,江苏谷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人工智能(AI)领域的新兴代表,推出了自研AI软件“谷问智能图文生成式软件”,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2024年,街道成功推动落地迪威尔深海承压零部件研发项目、北京中讯四方高端滤波器芯片项目、英发集团150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康发“固体石油”循环装备研产一体化项目等亿元以上重点项目4个。今年,街道全员大抓招商引资,强化“人人都是招商主体”意识,扩大八方朋友圈,深入全国各地叩门招商。同时,深入高校院所链接资源,引导企业向“科小、高企、专精特新”等方向发展,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化研产贯通。
优治理 党建引领激发治理活力
如何让基层治理走稳走实,关键在于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近年来,葛塘街道以打造“红驿葛塘”品牌为主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作用,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社会治理活力。
今年5月,葛塘街道开展“红驿善治 物网同行”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周活动,以“红色动能”赋能基层治理。活动中,新城社区、芳庭社区现场发布介绍了年度“书记项目”“红色物业”计划,展现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怡景家园物业代表开展便民项目案例分享,以治理经验传递红色物业的先锋力量;中山社区、芳庭社区党员代表开展“红驿先锋说”宣讲,具体讲述党群微家、网格微家的暖心故事,展现基层阵地的服务温度。
以党建引领激发治理活力,在葛塘大地上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新城社区创新开展“1+3+4”的工作方式,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为根本遵循,持续深入推进此项工作,形成小区共治、善治的良好态势;官塘河村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健全“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组织架构,深化“社区吹哨、支部报到、党员行动”机制等活动;芳庭社区深化方言“芳”语居民议事品牌,将网格员、物业、社区民警、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群体整合,组建议事协商志愿队伍,构建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动、多元群体参与的“一引一带多元”议事形式。
干事创业,关键靠人。近年来,葛塘街道以“走出机关门、走进百姓家、走近群众心,沉下身子去、沉入网格里、沉到组团中”为行动指南,大力推进“三走三沉”机关党员干部进网格工作。2024年,结合“三走三沉”行动,街道117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网格,开展“七个一”工作超过千次,解决群众诉求近400件。同时,积极推进“网格+公共服务”融合治理,打造高效协同的新型公共服务模式,市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达标率100%。
惠民生 文明实践“传递”民生幸福
5月7日,葛塘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开展“青春伴夕阳”文明实践活动,通过理论宣讲、助老互动、手语教学等多元形式,为辖区老年群体送去温暖与关怀;元宵节当天,葛塘街道联合江北公用集团,为辖区内的困境儿童送去了节日的温暖与关怀;世界卫生日当天,江北医院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设置十余个义诊专区,为周边老年人、仁锦苑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展“一站式”健康服务——让“一老一幼”感受到关怀满满的温度,正是葛塘街道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最直观的体现。
今年以来,葛塘街道通过整合各行业资源,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不断扩展文明实践朋友圈,推动志愿服务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葛塘街道高标准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既是思想文化宣传的主阵地,也是服务群众的新平台。在葛塘文明实践所内,三层楼的独立空间里设置了理论宣讲室、图书馆、科普馆、康复室等20多个功能区,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这里总有很高的“人气”。家住仁锦苑小区的吴女士说:“我家孩子放学后总喜欢和同学到这里看会书再回家,家里老人也常来参加各种义诊、理疗活动,实践所为邻里们提供了一个幸福驿站。”
目前,葛塘街道已建成1个实践所、8个实践站、16个实践点,每年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
聚焦民生关切,解决急难愁盼。2024年,葛塘街道全新构建“困有所救、急有所应、难有所帮、弱有所扶”的综合救助机制,累计发放特困生活补贴84.3万元、走访困境儿童1700余人次、服务80周岁以上老人12377人次。积极搭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对接平台,举办“家门口”招聘会5场,提供就业岗位1600余个。
翻看2025年葛塘街道的民生实事项目,从优化营商环境到助力乡村振兴,从完善民生服务到提升安全水平,再到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全方位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与安全感。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葛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启用,全面升级硬件设施与服务能力,为辖区居民打造更优质、更便捷、更贴心的“健康守护站”。
美环境 生态“底色”绘就发展“绿色”
葛塘辖区内10余条河道纵横交错,织就水韵绵延的生态脉络,行走在官塘河畔,看着眼前水清岸绿的场景,令人赏心悦目。官塘河生态河道的建设,便是葛塘街道打造宜居城市的一处缩影。
近年来,葛塘街道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资源优势、加快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城市美、乡村美的“大美葛塘”。目前,葛塘街道生态河道覆盖率超85%、空气质量优良率较2021年提升6.9%、28万平方米闲置地块焕新覆绿,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质感的生态答卷。
用生态“底色”绘就发展“绿色”。葛塘街道抓重点补短板,聚焦大气、水、土壤三大战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街道坚持实施精准治污,成立扬尘攻坚小组,强化工地、企业监管,对重点污染源进行“全面体检”;实施聚瑞路污水管建设工程、水环境治理再提升一期工程等项目,有效解决了葛塘河片区污水收集及排放问题;组织实施7个高风险地块的土壤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严格落实土壤污染治理修复,保障土壤安全利用……
在推进污染防治的同时,葛塘街道更注重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民生改善,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推窗见绿”的美好生活。街道完成官塘河、妯娌河等5条农村生态河道建设,通过边坡整修、播种花草籽、护坡砌筑,提升河道生态环境;近年来,街道多部门协同,完成万和路幼儿园、芳庭路江北公用停车场等约28万平方米闲置地块环境整治并覆绿,同时精心规划建设老百姓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和街头景观小品……
生态环境的“面子”好了,城市管理的“里子”也在不断美化序化。街道组织辖区26家大型餐饮单位安装了油烟在线监测设备,实施餐饮油烟智能化管理,有效降低油烟污染;同步推进噪声污染防治,对建筑施工、商业活动等噪声源进行严格管控,营造宁静宜居的生活环境,还居民“净”与“静”。
王怡 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