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7月29日
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2025“新江北杯”学生作文绘画征集大赛获奖作品集4

2025/7/29

家乡的明信片

南京江北新区玉带实验学校五(1)班 徐铭浩

我的家乡南京江北新区,在这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特色建筑拔地而起,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向世界展示长江北岸独特的风采。

浦口火车站——江北“历史记忆”明信片。斑驳的铁轨、古老的雨廊,仿佛诉说着朱自清爷爷《背影》里的故事。站在月台上,仿佛能看见那个蹒跚的背影,感受到浓浓的父爱。微风拂过,雨廊上铁皮轻轻作响,在为这段温情故事伴奏。

青奥体育公园——江北“现代科技”明信片。巨大的“江鸥”展翅欲飞,银白色流线造型充满科技感。爸爸说,这里举办过许多国际赛事,每当夜幕降临,璀璨的灯光将整座建筑点亮,宛如一颗镶在长江岸边的宝石,与满天繁星交相辉映。

蜂巢酒店——江北“环保创新”明信片。它最让我惊叹!它建在废弃矿坑上,金光闪闪的蜂巢造型宛如童话城堡。妈妈告诉我,这是建设者们用智慧和汗水“化腐朽为神奇”的典范,让我懂得了环保与创新结合的意义。

十年间,江北从安静的江边小镇变成了高楼林立的新城。老师说,我们是江北的小主人,要爱护这些建筑,更要学习建设者的智慧与拼搏精神。

未来的江北会是什么样呢?我期待着,也愿用我的热爱,和它一起奔赴下一程精彩! 指导老师:叶小丽

江北,我的最爱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柳洲东路分校五(3)班 高紫洛

时光匆匆,南京江北新区成立的这十年,于我而言,是充满惊喜与美好的十年。

家门口的杏湖公园,宛如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每到周末,我不必远行,便能在这绿意盎然、空气清新的地方尽情享受休闲时光,放松身心。大桥下新建了口袋公园和中型儿童游乐场,我也可以在这里尽情玩耍,感受生活的惬意。

江北图书馆是我心中最喜欢的建筑,踏入其中,超大的阅读空间让我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海洋,沉浸其中,可以忘却一切烦恼。还有那安静的自习室,成了我快乐的成长秘密基地。在这里,我汲取知识的养分,不断成长。

佛手湖公园、象山湖公园、桃湖公园……这些郊游胜地,都是我闲暇时光的必打卡之处,每一处都有独特的风景,每一处都留下了我欢快的足迹。

小时候,爸爸妈妈总带我去江南逛大商场,而最近几年,我发现江北的商城同样精彩纷呈。金象城、砂之船、虹悦城……这些商场成了我的心头好,里面有最新的精品店,满足我对时尚的追求;还有我喜欢的娃娃机和游戏机,让我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

江北于我而言,就是一个福气满满的宝地。想爬山,这里有连绵的山峦供我攀登;想玩水,有清澈的湖水让我嬉戏;想玩大型游乐场,能体验刺激的游乐项目;想看电影,有舒适的影院供我选择;想旅游,这里丰富的景点让我流连忘返。它就像一个贴心的伙伴,总能及时响应我的每一个愿望。

对了,我还听爸爸说,不久之后江北就会有高铁了,以后他出差再也不用坐一个小时的地铁去南京南站,这可真是个好消息!我不禁畅想,要是以后坐飞机也能在江北就好了,那出行就更加便捷啦!

我超爱我们的江北,这里是我成长的起点,见证了我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在江北新区成立十周年之际,我用文字记录下这十年的变化,抒发我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展望它更加美好的未来。我相信,江北的下一程,定会更加精彩!

指导老师:蒋凝

和家乡一起奔向新未来

南京江北新区玉带实验学校五(2)班 陈瑾瑜

我是在江北新区长芦街道长大的孩子,今年上五年级了。这十年,我亲眼看着家乡一点一点地变美,它的变化就像一本总也翻不完的神奇故事书,每一页都藏着新的惊喜。

记得家门口曾经有家小小的商店,货架上只有几种常见的文具。我想要一本带贴纸的笔记本,都得等好久才能买到。那时候的夏天。我和小伙伴们总会顶着大太阳,跑到门口的大柳树下乘凉。斑驳的树荫里,知了不知疲倦地“知了知了”叫着,我们就蹲在地上,看蚂蚁排着队搬家,有时能看上大半天,连太阳悄悄挪了位置都没发现。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商店变成了明亮宽敞的超市,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文具和零食。我和同学放学后经常约着去那儿,我们挤在文具区挑选带卡通图案的笔记本,再抱着两包可口的零食坐在超市外的长椅上,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着学校里的趣事。

村头那块荒地也悄悄变了模样。从前那里杂草长得比我还高,风一吹就“沙沙”作响。现在建起了小公园。春天,桃花、梨花竞相开放,白的像雪、粉的像霞,把公园打扮得格外好看。夏天,爷爷奶奶们喜欢在凉亭里打牌聊天,我们则爱在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上大展身手,玩得满头大汗也舍不得回家。公园里还修了条塑胶跑道,每天都有许多叔叔阿姨在这里跑步锻炼。我也会和爸爸在这条跑道上散步,一边走一边听着草丛里的蛐蛐唱歌呢!

这一切都离不开江北新区的飞速发展。正是新区的不断建设,让我的家乡换上了崭新的衣裳。我盼着自己也能快快长大,学好本领,像新区建设者们一样,用双手为家乡、为江北新区描绘更美的画卷。下个十年、二十年……我要带着满心热爱,和新区一起奔向更灿烂的明天! 指导老师:袁平

十年“童”行,江北焕新

南京市第一中学江北新区分校(小学部)五(6)班 欧天泽

翻开相册,一张2015年的老照片吸引了我的视线。爸爸抱着襁褓中的我站在土坡上,背后是成片的稻田和泥巴路。那时的我不会想到,这片土地将与我一同书写精彩的成长故事。​

上幼儿园时,龙王山是我的“探险乐园”。记得坐着“突突响”的三轮车去捉蛐蛐,碎石路扬起尘土,半小时车程颠得我骨头都要散架了。去年暑假,我和同学坐着地铁S8号线再访龙王山,明亮的玻璃窗、写字楼与山林相映成趣。无人驾驶公交车载我们到扬子江生态公园,江面波光粼粼,五桥如丝带横跨,芦苇丛里藏着扫码听讲解的智能音箱。

社区里的“新朋友”更让我惊喜。去年冬天,社区图书馆传来欢快的电子音,原来是AI助手“小江”,顶着萌萌的天线帮我找《昆虫记》。垃圾分类亭的智能屏会发出提醒:“你好,酸奶盒属于可回收物!”这些智能伙伴,仿佛让生活变成了有趣的闯关游戏。​

舅舅工作的医院是我心中的“未来世界”。上个月,我有幸参观了江北国际健康城。我戴着3D眼镜看医生用5G远程会诊,山区病人的心电图像音符跳动,机械臂能精准缝合伤口。舅舅说,十年前老浦口医院做CT都要排长队,如今的健康城俨然成为了科技堡垒。​

在江北新区十岁生日之际,我抚摸胸前的红领巾,看着这片土地。它教会我成长不仅是长高,更是不断地突破。我要用彩铅绘霓虹星空,用代码编未来城市。下一个十年,我要和新区一起创造更多的奇迹!

指导老师:乔文

时过境迁 看江北十年之变

南京江北新区浦洲路小学六(2)班 黄乐凡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爸爸第一次来到江北,那时的大桥还是灰扑扑的,桥下的芦苇长得比我还高,风一吹就“沙沙”作响,像是在说悄悄话。我们坐在穿行其间的中巴车里,车子每颠簸一下,就会扬起一片黄色的尘土。

那时的江北到处都是工地,“轰隆隆”的,机器声吵得我捂住耳朵,爸爸指着远处说:“那里以后会建起高楼大厦。”我仰着头想象,却只能看见漫天飞扬的尘土。爸爸说这里要建新区,我趴在车窗上,看见许多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叔叔像蚂蚁一样忙碌着。最让我难忘的是工地旁边有个卖麦芽糖的老爷爷,他的糖摊支在一棵歪脖子柳树下,糖块在阳光下像琥珀一样闪闪发光。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这学期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见证江北新区十年变化”研学活动,坐在大巴车上向窗外望去,曾经荒凉的江滩上,如今矗立着一座座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极了童话里的水晶宫殿。

我们参观了江北新区规划展览馆,巨大的沙盘模型里,高楼、公园、学校、医院错落有致,讲解员为我们绘声绘色地述说着新区十年的变化。最让我惊讶的是地下空间,讲解员说,这里将来会有商场、停车场,甚至能开车穿行。同学们都发出“哇”的惊叹声,这一刻让我想起十年前自己捂着耳朵的样子。

现在的江北新区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城市,以前长满芦苇的荒地,现在立着一栋栋玻璃幕墙的高楼,阳光照在上面,整栋楼都在发光。我们走在干净的步行道上,两旁是开满鲜花的花坛。忽然,我闻到一股熟悉的甜香味——是麦芽糖!那个老爷爷还在,只是他的糖摊变成了漂亮的玻璃柜台,歪脖子柳树也被移到了新建的公园里。突然觉得,江北就像个正在长大的小朋友,每天都在变高变漂亮。

不知道再过十年,它又会变成什么模样呢?但我知道,它一定会继续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指导老师:徐丹丹

十年光阴同频,我与江北共长成

南京市第一中学江北新区分校(小学部)四(7)班 赵锦熙​

2015年6月27日,江北新区成立了。妈妈说,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将要发生神奇的变化,我懵懂地看着妈妈期待的眼神,耳畔仿佛听见了土地里蓬勃生长的声音。

很快,我家旁边出现了高高的塔吊,那时候我可真喜欢这些推土机、挖掘机,每次路过总要停下来看很久。爸爸说,这里以后会有很多高楼。我喜欢高楼,等高楼建好了我一定要上去看一看。

三岁那年,妈妈下班带回来一只可爱的老虎布偶,它神采奕奕,有着健壮的身体和灿烂的笑容。妈妈说它叫“江小北”,是江北新区的吉祥物,我开心地把它抱在怀里,对它说,小北,以后我俩就是好朋友了。

六岁那年,爸爸带我去江边玩。以前的工地现在全部变成了公园,对面的阅江楼灯光闪烁,我兴奋地看着过往的轮船,喊着:“大船!大船!”然后学着汽笛“嘟嘟”的声音来回跑着。爸爸和我开心地笑了,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动竟与我的笑声如此合拍。​

九岁那年,我期待已久的江北新区图书馆开放了。周末一大早,我迫不及待地和妈妈一起参观了新图书馆。儿童阅览室里有各种各类的书,我兴奋得不行,赶紧拿起一本书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从那以后,这里成为了我的“秘密基地”,我喜欢在书的海洋里感受下雨天的静谧。

在我眼里,江北新区像一个神奇的宝盒,有趣的事物层出不穷:我去青奥公园看过世界男篮比赛,也去桃湖公园参加过国风健康跑;我在凤滁路上赏樱花,也在绿水湾里闻夏荷的芬芳;我在浦口火车站感受历史的车轮,也在基因大厦看到了最先进的制药技术。启龙公园的运动场上,时常有我和小伙伴快乐的笑声;七里河上,一艘艘皮划艇,是我和小伙伴们在比赛;站在市民中心的规划展览馆里,我仿佛看到了沙盘里一座座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出现在我身边,地铁11号线、4号线如银龙穿梭,金融中心的玻璃幕墙折射出灿烂的光芒,这一切都是最近的未来。

我喜欢这样蓬勃的新区,他有朋友的亲切感,又带着新新人类的神秘气息。我的每个脚印,都和它深深地重叠着,我的每一次欢笑,都融在了它蓬勃发展的音律中。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并肩前行,在奔跑、阅读与探索中,书写属于我们的下一个十年。​

指导老师:顾彧菡

江北十年路,未来正启航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五(15)班 史静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的家乡南京江北新区,就像一艘扬起风帆的大船,在十年时光里乘风破浪,发生了好多让我惊叹的变化!

记得长江大桥封桥维修时,爸爸带我去江南玩,光是等过江的轮渡就要排很久的队。那时的长江像一条难以跨越的“天堑”,把江北和江南隔开。可现在不一样啦!长江五桥通车后,从奶奶家开车,“嗖”的一下,五分钟就能到对岸。站在桥头,我最爱看那月光宝盒形状的市民中心,智能导览屏像会变魔术,就连爷爷奶奶去办事都乐得直夸:“这哪是办事,简直在逛科技馆!”

最让我自豪的是,江北新区变成了科技的乐园!去年参观生物医药科技馆,我第一次听说“基因之城”的厉害。讲解员姐姐说,药明康德、先声药业这些“超级工厂”就在我们身边,它们能研发出治疗疾病的神奇新药。

如今的江北处处都是惊喜,曾经堆满杂物的江边变成了开满野花的扬子江生态公园,狭窄的小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我常常想,十年后的江北会是什么样子呢?也许有会飞的汽车在天空穿梭,也许我们能在空中花园里上课……

我爱这片充满奇迹的土地!愿江北新区像一颗闪耀的星星,在未来的日子里绽放更耀眼的光芒,带着我们的梦想,奔向更远的明天!

指导老师:陈卓

我的江北奇遇记

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四(5)班 黄芮熙

“妈妈,快看!江边的摩天轮就像一串彩虹糖!”我趴在车窗上,兴奋地注视着窗外不断掠过的高楼、公园,以及那闪烁着光芒的玻璃幕墙。

刚搬至江北时,心中仍对老城的梧桐树满怀不舍。然而,不久后我便发现了新家的独特魅力:上学的路上会经过形似太空船的研创园,周末则能在绿水湾湿地公园观察到戴胜鸟。最令人兴奋的是砂之船奥莱顶楼的露天跑道,我和小伙伴们常在那里比赛跑步,一抬头便能欣赏到长江大桥的璀璨灯光秀。

第一次前往青奥体育公园观看演唱会,散场时人潮如退潮的江水般井然有序。爸爸感慨道:“这正是新区特有的‘智慧交通’!”在那一瞬间,我豁然领悟,“江北速度”深深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放学时校门口自动感应的人行道灯,图书馆里帮助我们找书的智能机器人,无一不彰显着它的魅力。

美术课上,老师带我们画“十年后的江北”。我画了一艘停在家门口的小飞船——因为妈妈说,再过十年,这里可能会有空中巴士穿梭!我把画贴在床前,每天睡前都看一眼。等我长大了,说不定画里的彩虹轨道真的会从扬子江畔延伸到遥远的星星上呢! 指导老师:季清英

与长江,共绘江北新篇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四(17)班 付家豪

记忆里的长江岸边灰蒙蒙的,如今却系上了一条鲜亮的“红丝带”——崭新的健身跑道。跑道旁新栽的小树挺直腰身,守候着澄澈如蓝绸带的江水。

我最爱傍晚沿这条红丝带奔跑。那天跑至江湾转角,水面忽然跃起一道流线型的光弧!一只圆头圆脑的小家伙调皮地拱出水面,倏然潜入水中——是江豚!它银灰色的身影像一弯落入江心的月亮,嘴角微翘,仿佛在和我捉迷藏。我屏息凝望,看它时而浮起、时而隐没,尾鳍拍起晶莹的水花。

从此我更爱奔向这条跑道。新树在抽枝,碧波在荡漾;偶尔跃起的江豚,是江水捎来的温柔谜题。原来我们奔跑的每一步,都踏进了江风、绿树与生灵共同编织的童话里——这童话的下一页,正是我们与江北更美明天的清澈约定。

指导老师:李馨雨

十载江北,共赴前“途”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小学部)四(14)班 王梓煜

我叫小煜,今年10岁啦!2015年,我在江北新区出生,现在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听爸爸妈妈说,江北新区以前可不是“长”这样的!就拿我家后面的杏湖公园来说吧,如今这里水清岸绿、鸟儿啾鸣,一条条蜿蜒的道路邀请着人们去散步、游玩。可你知道吗?以前这里竟然只是一块堆满粉煤灰的荒地!每次听到这儿,我都觉得好神奇。

幼儿园时,滨江风光带就是我的“冒险乐园”,我常常和小伙伴们蹲在江边,看巨大的运沙船“呜呜”地划破宽阔的江面。在我天真的小脑瓜里,它们根本不是笨重的船,而是即将点火升空、去宇宙执行任务的超级战舰!我还会用捡来的小树枝在沙滩上画出我心目中的“江北舰队”。现在再去江边,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崭新的绿道像柔软的丝带铺展开来,两旁花木葱茏,空气里都是清新的味道。虽然不能再随意画战舰了,但看着眼前开阔的江景,我心里充满了自豪——这美丽的风景,是多少大人们努力的成果!

你知道吗?咱们江北新区从2016年开始,就做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雨污分流工程。爸爸妈妈告诉我,到2018年,这个工程就顺利完成了!这让我觉得大人们真了不起,他们在地下悄悄修建着看不见的“水路”,默默地为我们的家园变得更清澈、更美好而努力着!

在我的小书桌上,珍藏着一张特别的拼贴画,题目就叫“我们的未来江北”。那是我用收集的旧车票、五颜六色的塑料瓶盖还有秋天捡来的金灿灿的银杏叶拼贴成的。画里,会飞的汽车像快乐的小鸟在彩虹桥上穿梭;圆头圆脑的垃圾分类机器人伸出“剪刀手”,仿佛在说:“交给我吧!”一条用闪亮瓶盖铺成的“未来大道”通向远方,江豚形状的观光艇在清澈的江水里跳跃……这不仅是我的想象,更是我对江北明天最真诚的期盼!

江北新区的土地,仿佛一位慈祥又耐心的巨人,它身上的每一块默默见证变迁的旧砖,每一粒带来崭新气息的新沙,都在我脚下铺就着成长的路。它们悄悄地告诉我一个道理:成长啊,从来不是童话里那种“嗖”一下的魔法,家园的美丽变迁,就像脚下延伸的路,是我们所有人一年又一年、十年又十年的共同约定和努力!

我相信,下一个十年,我们的江北新区一定会变得更酷、更炫、更充满惊喜!脚下的新路在延伸,心中的梦想在闪光。我和我的江北家园手拉手、肩并肩,正奔跑在这条充满希望的前“途”上,一起奔向更棒、更光明的未来!

指导老师:王梦晨

江北十年,与热爱同行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五(16)班 张彭宁

我出生在江北,打小就在这儿长大。听爷爷奶奶说,以前的江北还很朴素,街道旁是矮矮的小平房,路上的汽车稀稀拉拉,一到晚上,除了路灯,只有星星点点的灯光。那时的我总在坑洼不平的小路上奔跑,在窄窄的巷子里和小伙伴捉迷藏。这些场景,构成了我最初的童年记忆。

记得小时候,出门玩没啥好玩的地方。后来,江北图书馆建起来了!第一次进去,我就看呆了,洁白的大楼像块大玉石,阳光照在玻璃墙上,亮闪闪的。馆里的智能机器人能陪我找书,还有轨道小车帮着运书,太神奇啦!这几年,科技馆也越来越多,在集成电路创新馆,我看到会跳舞的机器人、能自动浇水的盆栽,就像走进了未来世界。

路上的变化也大!以前坑坑洼洼的小路现在都成了宽宽的柏油路,地铁呼呼跑,去城里哪儿都方便。江边也变美了,绿道上好多人散步、骑车,以前的荒地成了大家爱去的 “网红打卡地”。

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也冒出好多新公司。妈妈说,现在江北的生物医药谷可厉害啦,有好多博士叔叔阿姨研究厉害的医药,想让大家都健健康康。我去参观的时候,那些先进的仪器、神奇的实验,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十年江北,变的是越来越高的楼、越来越方便的交通、越来越多的新科技,不变的是我对这儿的爱。我在江北长大,江北陪着我成长。下一个十年,我要和江北一起,带着热爱,去闯更棒的未来,让这儿的天更蓝、楼更靓,让所有住在江北的人都能笑着说:“咱江北,真好!”

指导老师: 曹珍珍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5-07/29/011167.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