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2年09月16日
江北文韵
上一版 下一版

芬芳人生

2022/9/16

1943年冬天,新四军在来安县半塔集召开了津浦路东第一次民间艺人代表大会,有 100 多人参加,多为演唱大鼓的、说书的、地方戏剧团的民间艺人。范长江宣讲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号召代表们结合淮南地区抗战斗争的任务编写新戏文。会后,范长江还带领大众剧团一起到来安县农村搞文艺民族化、大众化试点。

何仿年纪虽小,可劲头很大,难事苦事抢着干,且每一件事情都干得很出色。1944 年 5 月,16 岁的何仿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在淮南地区像何捷明、何仿兄弟十五六岁就能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是不多见的,何况这兄弟俩都出身于非无产阶级家庭呢!

兴许是天公有意作美,何仿在紧张的演出中居然得到了一本从延安带来的油印《作曲法》。一看作者是冼星海,他非常高兴 :冼星海和张曙是抗战时期中华歌咏救亡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人,冼星海 1939 年在延安与光未然(作词)合作的《黄河大合唱》早已在解放区传唱。小何仿如获至宝, 一直把这本《作曲法》揣在怀中,有空便拿出来仔细地学习、反复地推敲、不停地琢磨。渐渐地,何仿开始丢弃他原有的“旧瓶装新酒”手法,开始试验“新瓶灌新酒”了。

1945 年,哥哥何捷明写出了歌词《民兵之歌》:

我们民兵多坚强,

个个年轻体又壮 ;

挺起胸膛上前线呀,

配合主力干一场!

看守俘虏也重要,

警戒盘查是本行 ;

主力攻下大城市,

胜利品还要我们扛。

围困敌伪小据点,

消灭鬼子和“二黄”,

如果他们想活命,

除非缴枪来投降。

勇敢前进再前进,

直到敌人全缴枪 ;

建设一个自由民主新中国,

民主旗帜随风扬。

哥哥何捷明把新写的歌词给了弟弟何仿,当过儿童团长的何仿对民兵的特点是熟悉的,他满怀激情地用自学到的作曲法很快就谱好了乐曲,先唱给既是亲哥又是词作者的何捷明听,何捷明听了,既为弟弟何仿的进步自豪,也为大众剧团又出了个人才高兴。这首《民兵之歌》很快就流传开来, 后被收入《抗日战争歌曲选集》。

“从生活中汲取、提炼创作题材,只有感情十分充沛时再落笔,绝不要写滥。”这是何仿歌曲创作的自律格言。何仿作曲既出手不凡,也起步很快, 真可谓一发而不可收。淮南大众剧团因所属部队名称的变更也不断地变更自己的名称。1946 年冬,何仿已是华中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音乐组长,后又随团参加解放战争的“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胶东保卫战”“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他和所有的文工团员一样,全部战斗化,与普通战士同甘共苦。部队行军时,他们要教唱歌、讲故事、说快板,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们要顶着枪林弹雨到战壕里收集英雄事迹编成节目宣传鼓动。战斗紧张时还帮助转运伤员、押解和教育俘虏。

1947 年春,何仿创作的《练兵》获三野政治部歌曲创作二等奖,随后在孟良崮战役中创作《去掉一个大祸害》,在参加莱芜战役时创作歌曲《先苦后甜》,荣立三等功;1947 年冬,为影响非常大的广场歌舞《大翻身》作曲,荣立二等功 ;1948 年夏在豫东战役中,刚满 20 岁的何仿又立了三等功。

(未完待续)

上一条:喜欢我的老师
下一条:中 秋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2-09/16/000280.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