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教育明天 守护民生安稳
2022/10/11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孩子们生命中最灵动的色彩;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用心用情办好每一项民生实事和民生工程,积极回应居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以“行动力度”提升“民生温度”,让幸福感成色更高、底色更足。
通讯员 高媛 林涛 戴小淞
岳明珍 陈佳丽
全媒体记者 郭淑娴
党建引领 锻造过硬队伍
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党工委以党建引领发展,将党建基因融入发展血脉,凝聚能作为、敢担当的昂扬斗志。
“党建立得住,关键要看党支部。支部强不强,主要还看‘领头羊’。”为充分发挥党组织书记传帮带作用,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党工委成立“名书记工作室”,并将按照“一年示范引领、两年深化巩固、三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通过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升全体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务实高效的意识和本领。
该局在宣传思想战线突出“五个坚持”“五个聚力”,弘扬爱党深情,凝聚奋进力量,在总结经验中守正创新、在紧扣时代脉搏中真抓实干,为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为扎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2020年5月,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党工委成立“满天星”宣讲团,开展各类宣讲26期,覆盖新区群众16万余人次。同时借助线下宣讲和线上展播等形式,吸引了系统内外诸多人士的目光,掀起了一场又一场“有高度”“接地气”的宣讲热潮,让理论宣讲更具亲和力。
奋发作为,笃行实干。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将抓紧抓牢党建引领工作,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在筑牢理想信念上“再夯实”、意识形态领域上“再巩固”、思想政治工作上“再提升”、传递幸福民生上“再突破”、精神文明建设上“再发力”、统一战线工作上“再加码”。
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党工委将继续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担当中彰显品质、在奉献中书写精彩,奋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
15分钟医保圈 便民在身边
为实现医保公共服务延伸、推动经办服务下沉,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下大功夫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如今,在新区的多个街道,只用开车15分钟就可以在就近的医保服务中心享受到一些原本需要到市、区级别才能办理的医保服务。
“街道的医保服务中心升级了,以往我们一些医保业务要跑到市里办理,现在直接在‘家门口’就能办结,我回去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的好姐妹们!”家住柳洲社区的杨宁英阿姨开心地说道,路程时间缩短,业务功能升级,这是杨阿姨最直观的感受。
在泰山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去柜台化”的一对一服务窗口代替传统柜台服务,更凸显人性化和良好的服务品质。在网办区,群众可以进入“家门口医保”微信程序处理需要办理的业务。该程序包含了医保服务“一图清”、医保报销“一次办”、新生儿“一件事”、健康管理“一站通”四个模块,以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信息化不断丰富“服务圈”内涵,推动江北新区医保公共服务向“智慧服务”转变。
此外,健康驿站通过引入家庭医生工作站,与医保实时服务、智慧便民药房相互融合,群众在医保服务大厅可自助购买百余种常见药,其中20%为国家谈判药、集采药,实现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初步探索基层“三医联动”。医保线上报销OCR、与南医大四附院联动的“互联网+医疗”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提升群众医保获得感和满意度。
网格驿站作为“15分钟医保服务圈”体系中的神经末梢,有效助力打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在57项代办帮办事项中,有12项为医保服务,高频次医保个人服务事项如基本医保参保登记、查询、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等在网格驿站即可办结。
在此基础上,新区持续扩容“15分钟医保服务圈”内涵,不断开拓创新,联合打破信息壁垒,织就高性能、高智慧的民生服务网。
筑梦启航 教育向未来
区域发展,教育先行。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以“好学校”“好老师”“好未来”三个关键词为着力点,持续发力,为每一个孩子点亮公平普惠的道路,向着“教育强区”不断前行。
为了确保新区学子学有所教,近年来,江北新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项目建设。自批复成立到2021年底,江北新区已完成41个项目的竣工投用,总投资135亿元,新增学位近4万个;2021年完成10所学校新改扩建,2022年将完成9个项目的工程收尾工作。同时,5年内新开办幼儿园49所,新增学位数16230个,普惠率达88%以上。
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学校数量的同时,江北新区还持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通过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度,向新区学子们释放更多红利,不仅让学校多起来,更要让“好学校”多起来。
8月末,育英二外教育集团“官宣”新成员南京江北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创新启动跨体制集团化办学。当公办校与民办校“碰撞”,这是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的一次大胆尝试,一切只为了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目前,江北新区共有义务教育阶段集团7个,覆盖25所中小学,占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43.8%。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进与生成“再加码”,对新区孩子们而言,好学校就在“家门口”的未来,已然就在眼前。
对外引得一批潜心育人的优秀教育者落地扎根,这是江北新区为教师队伍注入“活水”、优化师资结构的重磅举措。此外,新区还通过一系列机制改革、政策支撑,内部培优骨干教师队伍。集聚人才资源的同时,新区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实现教育人才的流动,盘活现有师资;另一方面让教育人才前往真正需要的地方,完成“自身造血”。
改革“破浪”,创新“奔涌”,正因创新处处可见,江北教育向着未来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区人才培养会更加多元、校园建设更加开放、教育管理更加灵活、教育生态更加健康,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家门口”的好学校,阳光公平且有质量地照亮孩子求知向学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