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味道
2023/3/17
□ 浦口/曾继梅
野菜最能代表春天味道,荠菜头、马兰头、苜蓿头、豌豆头、香椿头、枸杞头、小蒜头和菊花脑,南京“七头一脑”都是我所爱,对我来说春天是尝出来的。
食物是有故乡的,味蕾亦如是。一到春天,故乡残留的味蕾记忆就犹如那些春雨里的山花艳丽绽放,抚慰游子的心灵。在我们家乡重庆万州最能代表春天味道的是折耳根,药名叫做鱼腥草。小时候,故乡的春天折耳根很多,田埂上以及水边的野草地里随处可见。那时候的折耳根,叶片宽大,叶脉带紫红色,根茎白嫩。每年的3、4月份,伴随着布谷鸟的清脆鸣叫,那野生的折耳根便如雨后春笋似的纷纷钻出地面。那时候,还没有听说过人工种植折耳根。只要你愿意去采,只要你想吃,出门到田埂上溜达一圈,不一会儿就采摘一大把,够凉拌一大碟的了。现在的折耳根不但人工种植多,而且吃法很多:可以凉拌、炒吃、炖汤。但在我们小时候好像只知道凉拌吃,就是到了现在,我也仍然觉得只有凉拌好吃。那时候凉拌折耳根也不像现在讲究,把折耳根洗好,切段,码上盐,一会儿把盐水倒掉,然后加一点醋和白糖,再加一点辣椒豆瓣,就鲜美得不得了,能多吃好多饭。到了现在,每次回老家看见饭店做折耳根讲究得狠:将洗净的折耳根放到盆里,加入盐、生抽、醋、花椒、大蒜、味精、白糖拌匀,最后再加上用油和辣椒炸过的辣油一淋,立马色泽鲜艳,鲜香麻辣,让人垂涎三尺。最后在盘上再点缀上几根碧绿的芫荽,真是一碟折耳根也被重庆人弄得美味无比。家乡的人都喜欢吃这一口,早上吃、中午吃、晚上吃,有客的时候吃,没有客人的时候也吃。
到南京后很多年没有吃到折耳根。去年有朋友告知老山里面有折耳根的时候立马就进山去找寻。我跟随翠花姐从吴家大洼上山,再到里黑路,翻了两座山。看见折耳根的时候,心情犹如山花灿烂。一路上遇见不少人询问;“你们是在挖什么野菜啊?”我都热心地向他们科普:“我们在挖鱼腥草,也叫折耳根。”然后抓出一把,给他们看:“你们看看,就是这个样子的哦。”然后有感兴趣的也就加入了我们的队伍,也有的恍然:“哦,鱼腥草就是这个样子的啊!”后来有两个年轻小伙子竟然要我拿着鱼腥草给他们拍一拍留作纪念,然后心满意足地连声对我说:“谢谢姐姐!”呵呵,看着和我儿子一般大小的小伙子喊我姐姐,内心有点小窃喜。人嘛,好听话,都喜欢呢。
但是南京的朋友大多数都不习惯这个味儿,他们习惯了“七头一脑”的清香。当我用我们重庆人的麻辣鲜香拌匀分享给他们后,有的朋友从此也就爱上了,直赞:“好吃,过瘾!”
家乡的滋味就像是方言,那是有魔力的。在南京吃的是折耳根,是滋味,其实也是乡愁。